眼下正值“开学季”,3个月前成功挤过“独木桥”的大学新生们终于走进了象牙塔,但他们的升学之路却不尽相同。9月8日,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王福重发了一条与经济学没什么关系的微博——“各大学应停止招收体育特长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王福重言辞激烈地抨击了体育特长生制度,包括该制度有损高考公平、大多数体育特长生需要依靠特殊照顾才能完成学业、奥运冠军免试读大学是制度性腐败等几个方面。这条微博在大学生中和体育圈内很快传开,一天之内的评论量超过万条,支持王福重的人不少,反对者则更众。
说到为什么会发这条看似与研究领域无关的微博,王福重今天向记者表示,经济学者并非只关注经济,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对招生的公平性当然会关注。
在王福重看来,大学招生应当体现公平原则,不应当出现一部分学生需要达到投档分数线、另一部分学生却可以降低上百分被录取的现象。国内现在很多高校招收体育特长生或高水平运动员,并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目的就是为了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借运动队的优异成绩为学校“长脸”。
对此,王福重认为,一方面,大学的形象和价值不应该用运动队的成绩去体现,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大学来说,应该把有限的资源和力量用在教育和学术研究上;另一方面,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资源仍属稀缺,特别是一流名校,因为招生名额有限,很多优秀的学生无法入学,但这些名校却把不少的名额,以降分的方式给予体育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这显然有失公平。
至于体育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业问题,王福重表示,很多高校往往以特殊政策,如40分就能及格,来保证他们顺利毕业,这也有悖于公平和育人的原则。
经济学教授炮轰体育特长生制度,也让近几年不断曝出作假、舞弊丑闻的体育特长生招考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以考试制度、教育公平为研究方向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郑若玲教授向记者表示:“体育特长生招考这几年,确实出现了不少问题,但如果就此废除体育特长生制度也是因噎废食。大学需要有体育特长的学生”。
对于消除体育特长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录取分数差异,郑若玲认为,完全消除不太可行,“如果那样的话,满足录取条件的体育特长生将非常少,很多学校可能都招不到人。”不过,她认为对体育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的降分录取幅度,应当有一个更合理的范围,按照现行的政策,一些体育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可能会比普通考生的录取分数低200多分,如此大的降分幅度值得商榷。
但放眼全球,体育特长生几乎存在于各大高校,尤其在美国,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已成为美国高校的一大特征。
为什么体育特长生的招考在国外少有争议,但在国内却话题不断,甚至出现要求取消的呼声呢?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称:“体育特长生也好,奥运冠军也罢,本来不需要通过降低文化分进大学、拿学位。是我们的教育评价体制,过早地让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被孤立起来,而社会又需要这些有运动技能的人显山露水,为学校争光,为国家争光。”
在国外,运动水平与学业成绩兼优的学子并不少见,但在国内,这种“文武双全”的学生却是凤毛麟角,这加剧了体育生与普通生之间的隔阂。
“因为教育制度和体育体制的原因,导致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对立,使得我们的学生一旦走运动这条路,就早早地开始荒废学业,所以我们很难培养出运动水平与学业成绩兼优的学生。体育特长生招考如果没有很大的降分优惠,很可能就招不到学生。”王宗平说,另外,体育特长生招考制度是否能给真正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之路也是疑问。“据相关统计,约有一半进入大学的体育特长生既没有过人的运动天赋,对运动项目也没有特别浓厚的兴趣,他们只是为了升学更容易才成了体育特长生,因为相比起提高文化课成绩所需付出的努力,他们通过苦练体育达到的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至于体育特长生进入大学之后需要学校照顾才能毕业的说法,这在国内高校已是普遍现象。一些高校为了让运动队获得更好的成绩,给予队员种种“便利”,如以比赛成绩换学分,以低于60分的标准设定及格线等,这完全偏离了学校的教育宗旨。王宗平表示,这些现象在美国几乎不可能出现,“美国高校对于运动队的学生如何保证学业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学生每周训练时间有上限要求、实施延期毕业制度以保证学生能真正合格等。”
不过,“给予体育特长生一定的入学优惠政策,这确实也是国外大学,特别是美国大学的通行做法。”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王钢表示,“当然,这是因为国外高校大多是自主招生,什么样的学生符合学校的入学要求,并不完全由文化课成绩决定。”
“体育特长生招考引发社会争议问题,从深层次来说,也是中国大学招生的单一评价机制所致。”王宗平表示。
在郑若玲看来,如果赋予大学更多的招生自主权,让大学能不拘一格取人才,而不是用一条分数线来决定素质、天赋原本就有较大差异的各路考生的命运,也许就不存在体育特长生与普通学生之间录取分数悬殊的不公平问题了。
而鼓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带着求学心而非功利心去报考大学,进而尽可能地消除体育生与普通生的素质差异,则需要体育被真正包容进学校育人的体系之中。
本报北京9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