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人民网>>教育>>正文

建设立德树人的乡村“好教师”队伍

严隽琪

2015年09月10日07: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建设立德树人的乡村“好教师”队伍(凭栏处)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潮中,而农村正处在社会变革的风口浪尖,农村教育受到巨大冲击。城乡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镇聚集;伴随农村空心化和巨大的农民工群体的是上千万留守儿童或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乡村教师因生活待遇低、职业发展吸引力差、工作任务重而造成队伍不稳定等等。中国教育的“短板”在农村。

  国家日前发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把“发展乡村教育”置于“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战略高度,这是对农村教育需要的积极回应,是330万乡村中小学教师的福音。此举有利于让老少边穷岛地区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社会各界要携手助推乡村“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教师”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在于“树人”。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传播价值、澄清基本信念,让世界和人生变得可以理解、可以参与、可以选择,给生命带来意义,“德”是其中之魂。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与核心。

  好的教育应寓德育于智体美等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之中。智育要传授知识,但知识不应该仅仅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校长和教师们应该充分认识和重视知识在德行、涵养中的作用,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对学生的德行、涵养起到积极的影响,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德育资源,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问蔡元培,中国百废待兴,最该兴什么?蔡元培的答案是美育。一个不能欣赏美的人是不可能创造美的。学校需要加强美育,首先要让学生能欣赏美,这就是文化的认同,认同“理”(产生美的原理)、“意”(美所传达的情意)、“格”(美的格调);然后就能维护美;进而能够产生创造美的激情。坚持美的追求,达到美的境界,通过美学教育提升道德品质是我们教育中待研究的大题目。要培养学生成为“健全品德的人、热爱生活的人”,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同时,要通过体育,在提高孩子体质的同时给他们精神上“补钙”,注意培养吃苦耐劳、集体荣誉、自尊自强的“阳光型”孩子。

  成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最生动的教育。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成人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孩子的问题折射着成人社会的问题,其中孩子最亲近的就是老师和家长了。他们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求知的渴望、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以及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对于形成好的儿童成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培养人才的过程就是责任、情怀和文化的传递过程,即文脉的传承。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有道德情操。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职业的灵魂。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功的关键。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不断提高教师地位,让教师更有尊严,应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

(责编:欧兴荣、林露)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