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与抗战老兵郑绍云(中)。
8月15日,北京科技大学“农村高龄老人抗战记忆”调研实践团,来到江西抚州市临川区拜访百岁抗战老兵郑绍云。志愿者们在郑老的抗战故事中,重温起那段烽火岁月。
志愿者来到郑绍云家中时,郑老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他的小儿子郑锦文向志愿者介绍,“父亲虽已过百岁,但身体依然非常健康,不仅思维十分清晰,而且眼神、听力都很好,就在去年还一直坚持练习书法,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郑绍云出生于1915年,曾经在国民党陆军第49军105师315团人力输送连就职。回忆起抗战时期自己当兵的经历,他说,刚开始当兵时,自己随征兵部队在江西樟树训练了6个月,之后才被分配到人力输送连,专门负责输送枪支弹药、粮食等物资上前线。“作为人力输送连的战士,我们的使命就是保障前线战需后勤物资的供给。当时条件也十分艰苦,后面有日本鬼子追击,上面又有飞机轰炸,我们还要把军需物资全都按时运到前线去给作战部队,大家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郑老虽已百岁高龄,对于抗战经历却记忆犹新。然而,当提及当兵期间是否曾回过家时,他低着头沉默了许久才缓缓说道“我当兵整整十年,十年期间,只回过两次家去探望我的父母和老婆孩子,妻子一个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撑起了整个家,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她。” 老人低着头,深陷的眼窝里是老人特有的宁静和对妻子深深的愧疚。
抗战期间,郑绍云主要是在江西高安、丰城一带的后方活动,随军南征北战,郑老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役是徐莆会战,战役在江西、福建、浙江三省交界处的仙霞关展开,日本鬼子经过漫长的战斗最终依然没有过关,只好放弃进入福建的计划。“在这次战役中,我们部队伤亡不大,还守住了关,大家都很高兴。但之后日本鬼子杀人放火,将房子烧光了来报复。”为防鬼子,老百躲到了山里。“有一次,日本鬼子听到我们105师来了,还以为是来了一百零五个师,所以就从金华退到了杭州。”说起这段经历,老人十分自豪。
1945年8月,部队调回浙江淳安,接到命令前往杭州市区接受日军投降,“日本鬼子在我们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终于被我们打败了,大家都无比兴奋与激动!”回忆起日军投降的场景,郑老言语中难掩兴奋之情。
7到8月,人民网作为独家支持媒体,推出“全国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活动”,并派出800支团队奔赴各地开展抗战相关寻访、调研活动,他们的活动过程已在强国社区的大学生论坛进行播报。(姚治国 实习生陈姬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