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本网原创
人民网>>教育>>正文

记者手记:走在联大,那一抹如歌记忆

2015年08月31日14:05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八月,陕北延安。坐在去往住处的大巴车里看向窗外浓浓夜色下的延河灯影,恍惚间竟有些分不清身处何处。也许是因为在过去的七天时间里,我们行径的路途遥远,听说的故事漫长。采访团的行程已近尾声,“西南联大路”中的场景却犹在心间。遗留旧址上的碑刻、史料手稿上的只言片语,还历历在目。

坐在西南联大的校舍里,抚摸着当年的桌椅,想象着曾有那么多大师在这讲桌前诵文授课,学生们就在简陋的教室里忍着饥寒一笔一划做笔记......走过“一二一”四烈士墓、联大纪念碑,在展馆里看着他们的照片,我知道自己几度鼻子酸楚、泪盈眼眶,不仅仅是因为感动而已......或许战火硝烟中的北平容不下他们的书声,但总有一个地方放得下他们的书桌、他们的信仰,哪怕那是只能短暂容身的彩云之南。

这些震撼和怀想都是一周前的我怎么也想象不到的。我清楚地记得,当我接到参加活动的通知时,正站在夕阳下的操场上,按捺住兴奋、激动的心情开始期待这次旅途的精彩。“西南联大”,我想起在我高中的历史书上出现过这个名字,它就像当时在我眼前的那颗夕阳,灿烂夺目。带着好奇,我一回到家就开始查找关于“西南联大”的资料。我首先看到了这张照片——

荒凉的黄沙地上,几间铁皮屋顶的土房子,零散又压抑地排布在那里。(上图左)这难道是日本侵略军的“集中营”吗?下面另一张更让我惊讶,茅草堆积的屋顶,墙体破旧不堪,似乎一阵大风就能把它催毁。(上图右)

我一度以为是搜索结果把图片和标题对应错了,但是当我在每个搜索引擎反复查找之后才不得不相信,两张照片分别是西南联大的校舍和联大学生们当年的宿舍。但是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另外一张广为流传照片(下图),文章里提到西南联大汇聚了无数大师巨匠,名师云集,人才辈出是史无前例的。

(1946年5月3日,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前合影。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骏斋,余冠英,王力,沈从文。图片来源:人民网《西南联大:清华最贫穷也最“富有”的时光》)

为什么享有盛誉的西南联大,硬件设施这样匮乏?这样的生活环境,再加上长时间紧张的战况,学生们怎么专心学习?大师们又怎么教课呢?

终于到了采访团的行前会,我们走在人大校园里开始热烈地讨论着对行程的期待。原来我的这些小伙伴们也和我一样,对联大陌生又熟悉,对那段历史好奇又迷茫。从北京到长沙到昆明,从中南大学到云南师范大学,当我们带着联大校徽站在当年的教室里高声唱起联大的校歌,当我们坐在“火腿椅”上聆听他们的故事,我们才真正明白了,西南联大,是怎样的一段传奇。

这是一所只存在了8年的大学,一所已经不存在的大学。对于出发前的我们来说,它只是一个历史名词,一段不甚了解的过往。然而现在,提起西南联大这个名字我们再也不能平静。国破山河在,七十多年前,他们,在战火中追求民主、学术自由、思想多元,如今沿着他们的足迹一路寻寻觅觅的我们仿佛也理解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担当。走上前去,我抚摸着纪念碑上的文字,竟然感受到一丝热度!我坐在老教室里,依稀可以听到教授诵文论道的声音,仿佛还看到了学生们在油灯下埋头钻研的样子。泛黄的老照片里,他们的眼神让我坚信,原来匮乏的物质和高贵的精神竟然真的可以同在。

我们回想,我们惊叹,我们思索,我们崇拜那惊鸿一瞥的不朽传奇和刚毅坚卓的联大之魂。

“西南联大,不可重来,但它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昌山如是说。离开昆明的西南联大旧址已近5天,而旧址老教室窗外郁郁葱葱的一墙藤叶和光影斑驳里的窗棱,早已映入我的心底。那依稀朗朗的书声、笑声、呼号声,似光,像阳,是漫长时光里不会被忘怀的记忆......(武汉大学 陈昕怡)

(责编:赵英梓、林露)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