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本网原创
人民网>>教育>>正文

组图:耄耋老人眼中的西南联大

2015年08月28日15:3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8月20日开始,首都大学生采访团“重走西南联大之路”,在长沙、昆明,采访团成员先后拜访了三位耄耋老人,他们都与西南联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现在,就让我们的镜头记录下那难忘的时刻。

赵新那,92岁,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赵元任先生次女,中国工程院黄培云院士的妻子。黄培云院士曾经就读于清华大学,后随学校南迁,是西南联大1938届毕业生。战争爆发后赵新那全家迁往昆明,她曾作为代表向到达昆明的步行团献上花篮。老人与清华、与西南联大的渊源不可谓不深。1938年,赵新那拗不过父亲远赴重洋至夏威夷。1946年,苦等八年,赵新那与丈夫黄培云一起回到祖国,并在不久后毅然放弃美国国籍。从小目睹中国人在租界受到的欺辱,青春年纪经受炮火的洗礼,关于国家与个人,老人有自己的选择,而这份家国情,经受岁月打磨,历久弥坚。

图1. 赵新那女士向记者展示当年的照片。

图2. “一个结婚,一个回国,一个国籍,最听话的女儿这三件事没听他们的。”老人腼腆的笑着说。

姚诤,中南大学退休园丁,今年82岁。讲起和平楼和民主楼在日军的炮弹下伤痕累累时,他神情激愤、全身颤抖;讲起为展示日本侵华罪证执意留下未爆炸的炸弹时,他心感自豪、昂首微笑。一生里60余载岁月,他都守在这所大学里、守在这片土地上,爱它,保护它。

图1.姚诤老师向采访团同学讲解和平楼与民主楼的历史。

图2.讲起日军侵华轰炸长沙时,姚诤老师十分激愤,不自觉提高了嗓门扬起了手。

孙亮,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离休教授,也是西南联大1945级老校友。1945年考入西南联大电机系电信专业,潜心求学一年后,西南联大北返回京,老先生留在昆明,转入云南师范大学继续学习。然而好景不长,1948年七一五事件爆发后,老人毅然离校,投身民主事业。“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老人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这句沉甸甸的话语。

图1.孙亮老先生向采访团记者讲述他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

图2.老先生向记者展示西南联大的相关文献资料。

拄着的拐杖,颤抖的声音,浑浊的双眼,时光在他们脸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可当他们讲述起那一段跌宕起伏却又闪闪发光的岁月时,激昂的语调、愤慨的神情、上扬的嘴角,无一不宣示着他们对于这一片驻守的土地最坚实的爱。

姚诤老人以82岁高龄继续为每一位来到中南大学的学生讲解长沙临时大学抗战史,手绘爱国园区设计图,披露日军恶行,弘扬爱国精神。赵新那老人在全家移民美国的情况下,放弃美国国籍,坚持回国,游子之心彰显巾帼本色。孙亮老人毅然放弃学业投身民主解放运动,每一次以家国为己任的抉择都是对西南联大精神最好的传承。

如今,他们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但他们对祖国、对民族那种深沉而执拗的爱始终未变。他们的人生就像是一本活着的历史书,一言一行都带给了我们最深的感动与敬畏。

记者团三组:

北京理工大学 周睿萌

中央民族大学 任静

清华大学 程玺

(责编:赵英梓、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