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实践小分队采访老兵张增奎(左)。
人民网北京8月6日电 (姚治国、实习生陈姬姬)正值暑假,有这样一批大学生,他们冒着高温奔赴各地,寻访抗战老兵、做抗战相关调研,并将老兵们口述的故事记录下来,通过人民网强国社区展示和传播。在寻访中将社会实践与抗战历史相结合,在公益活动中锻炼自身能力、学习革命精神,这正是“全国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活动”的数百支团队共计上万名大学生正在做的工作。
北京科技大学“燃烧的心火”团队已经寻访了6位抗战老兵,随着活动进程,队员们最初的想法已悄悄发生着变化,“当初只是以一颗单纯的助人之心在做关爱抗战老兵这个实践,但在接触抗战老兵们的故事后,对他们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有了更真切的体会,由此更加钦佩老兵。” 团队每天在强国社区的大学生论坛里上传老兵的故事和照片,还有队员们的感想体会,希望通过对老兵抗战故事的挖掘和记录,让更多的年轻人去感知那段渐渐远去的战争岁月。“期望他们这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被世人知晓、认可,也希望国家能给予抗战老兵们一些及时的专门补助。”
“我们拦不住岁月的脚步,但我们可以为他们带去更多温暖。”是晋中学院“燃灯”团队队员的感受。听过多位老兵的抗战故事后,大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兵”这个群体在慢慢凋零,而自己唯有尽可能地送上关心,多陪老人们聊天,多付出长期的关注与关心。
从内蒙古来到陕西延安的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踏寻抗战足迹,体验革命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当地受到了热烈欢迎。抗战老英雄们对千里而来的大学生格外亲切,拉着他们的手讲述革命故事,历数每一枚军功章的来历。一个个悲壮的故事、一位位牺牲战友的名字,让大学生们感动、震撼,进而明白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革命先辈们的牺牲有多么伟大,而和平年代的到来有多么艰难。
抗战老兵的故事让年轻的学子感动,而生活的现状也让他们感到忧心。四川理工学院”追忆”团队寻访了两周,其中令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发生在抗战老兵余海均的家中。老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迎接他们,但是队员心情却十分复杂,“或许这一顿午餐,就是老人一家半个月的收入。”学生们顿时觉得虽然自己经历过一些困难,但跟老兵吃的苦比起来“那都不是事儿”。
因为经费限制,这次活动中多数去寻访或调研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是自费参加,大家吃住行都很节约、简朴。并且在前期联络、路程奔波和协调落实过程中,这些20岁左右的学生们遇到了不少实际问题,但劲头儿依然不减。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实践小分队在寻访过程中遇上大风沙天,成员没有丝毫抱怨,一路上做问卷调查、拜访老兵、重走抗战遗址,大家都坚持下来。“想起老兵的艰辛岁月,自己这点苦根本不值得一提。”一位队员笑着说道。
抗战寻访活动由人民网独家媒体支持,共有全国200余所高校的800支团队报名参与,各团队采访调研活动过程、记录的老兵故事、队员感悟体会等正在通过强国社区的大学生论坛进行实时播报。
四川理工学院”追忆”团队与抗战老兵余海均(中)。
北京科技大学“燃烧的心火”实践团成员与抗战老兵张君国(左)。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延安红色小分队来到延安八一敬老院看望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