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人民网>>教育>>正文

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丁文广:海归博士的扶贫情怀

2015年07月20日08:22  来源:兰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丁文广:海归博士的扶贫情怀

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丁文广:海归博士的扶贫情怀

  丁文广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兰州日报》/马进帅 陈秋雯 图)

  他是土生土长的甘肃人,他把根深深地扎进西北地区环境建设,他将青春付诸于那片广袤的黄土大地;情牵贫困人民生计改善,他以知识奉献于祖国最底层的社会改造;关注西部地区大灾大难,他以行动实施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他就是兰州大学丁文广教授。作为一名海归博士,他没有醉心于象牙之塔的晨钟暮鼓,而是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如何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

  白庙塬走出的海归博士

  7月15日下午3时许,记者相约来到兰大观云楼1308办公室,采访了在百忙之中的丁文广教授。谈及他的求学经历时,这位在讲堂上侃侃而谈的教授稍微停顿了几秒钟后告诉记者:“我老家在平凉崆峒区(原来的白庙乡),我们姊妹8个,我是老三,当时家里很穷,加上白庙塬上自然条件差,十年九旱,吃了上顿没下顿,几度走到了辍学的边缘,但母亲坚持让我去上学。”是的,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殷切期望,初中毕业后,他顺利考上了平凉一中。198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甘肃农业大学。1991年,他去加拿大留学,是唯一一个留学归国并获得博士学位的白庙人。

  要说今生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正是一辈子含辛茹苦养育了他们的母亲。“母亲的脚下是天堂”,正是出于对母亲和家乡这片土地的深沉而浓烈的挚爱,这位在海内外公益、学术界声名远播的兰大教授,身上依然保留着平凉人特有的质朴与敦厚,勤勉与诚恳。

  知行合一的跨学科学者

  据了解,2014年9月,在第四届甘肃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丁文广教授荣获“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奖。很多人觉得好奇:一位大学教授,为何会获得“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呢?然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仅仅是一位钻研学问的学者和教授,还是一位公益人。近年来,他先后筹款数千万元,做了大量的公益扶贫项目,帮助了很多人。

  毕业于加拿大西蒙弗莱则大学的他,被兰州大学作为跨学科人才引进后,他融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探索西北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带领团队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应对和环境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在这一交叉学科研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优势。他研发的沼气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并被科技部通过世界气候大会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多年来,他先后受30多个国际机构和大学的邀请,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参加国际会议及考察活动。“知行合一”是兰州大学的校训,将最新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才能最终服务社会,丁文广教授及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原则。

  情系家乡的“扶贫教授”

  用所学知识改变家乡面貌,为家乡建设与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是丁文广青少年时代就立下的志向和宏愿。

  2012年2月,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他瞅准了这个平台,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他利用自己管理过国际发展项目的优势,从各个公益基金会争取了690余万元的项目资金,全部投入到崆峒区双联点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中。

  “平凉伊邦牛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丁文广教授和他的“伊山伊水”实施生态循环扶贫的主要战略合作伙伴之一,项目的中心环节是对贫困户“投牛还犊”,他将其称为“母牛滚动发展模式”。中心通过调研找准切入点,让当地老百姓发展养殖业,通过张榜公示,选准第一批特困户并免费发放母牛,第二年生产的小牛犊投给第二批贫困户,依此类推,投放给第三批较好户。这种滚动发展模式,既保证了让最贫困的人群先受益,又照顾了条件相对好的农户,最后达到整村受益的目标。

  采访中记者得知,丁文广和他的“伊山伊水”还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中国青年生态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在平凉招募志愿者近百人,深入贫困山区开展扶贫开发、助学支教、减灾教育、温暖包发放等公益活动,旨在帮助家乡更多的贫困家庭和青少年脱贫致富,实现梦想。(记者马进帅 陈秋雯)

(责编:王李(实习生)、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