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 贺迎春)针对乡村教师流失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今天在接受人民网访谈时表示,本质上是因为农村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艰苦、学生基础差,教师社会资本存量低弱、社会交往处于弱势地位、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工资水平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等,这些都使农村教师具有较强烈的向城镇流动的主观愿望。
董奇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缓解和消除社会结构、社会发展中的城乡二元对立现象。十八届三中全会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国家要持续关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缩小经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城乡差距。
董奇表示,聚焦到教育系统本身,特别是在教育政策和管理层面,当下的重要举措应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打通职业发展路径,提升教师职业信念,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目前,我国农村教师津补贴标准比较低,我们调研发现,各地农村教师的津补贴仅占工资总额的2%-8%,约在30-200元之间,而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农村任教津贴发放额度已占工薪总额的25%。澳大利亚的中部荒芜地区教师工资待遇是其他地方的3倍。比较而言,我国的农村教师津补贴对教师赴农村任教缺乏足够吸引力。
董奇还表示,提高待遇的政策效应也是有局限的,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还要系统联动,要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教师节前夕北师大讲话中所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不断激发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