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人民网>>教育>>正文

2015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夏季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2015年06月17日20:3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上海6月17日电 (记者姜泓冰)未来的教育将会是怎样?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给我们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如何有效、优化地将大量复杂的数据服务于教学和学习?6月17日至19日,主题为“开放教育下的学习和知识分析”的2015年教育信息传播与技术协会夏季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由本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团体之一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主办,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协办,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承办。这也是该协会的同类会议首次在中国大陆举行。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的知名学者,围绕大数据采集标准、学习设计、MOOCs和开放教育、新媒体和新技术、教学设计师等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除了主题报告、特邀发言、专题研讨、小组讨论、圆桌会议之外,本次会议还特设了“教学设计师”、“Edchat网络社区”、“反思性思维”等虚拟会议,以促进学习和知识分析等相关问题的深层次对话和交流。

来自美国杨百翰大学的David Wiley教授重点对“开放”进行定义,深入阐述开放性带给教育的变革,以及未来教育的各种可能性。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Curtis Bonk教授主要探索自主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包括常见障碍、困难,动机及成就等),并阐释出通过运用OER、OCW、MOOCs等开放资源所带来的变化。乔治亚州立大学Stephen Harmon教授侧重探索拥有促进教与学潜力的新兴技术,并提出一种检验它们为教育带来优势的方法。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则提出了技术丰富环境下的创新学习设计实证研究的初步发现。

会议期间,由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教授领衔翻译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同步首发。这本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经典之作已经更新至第四版,成为了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风向标。不仅为研究传播与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提供了多元化的理论视角,也为教育技术的未来研究指引了新的方向。从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到信息与传播技术领域的研究,全书扩充至9部分74章,包括了方法论、教学策略、评估、设计模型、实施和技术整合等,基本涵盖了教育技术学的全部领域和内容。该手册第三版的中文版也是由任友群组织翻译的。

据悉,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是全国创建最早、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文理交叉学科,1978年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986年成立教育信息技术学系。近三十年来,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不仅在学科建设方面起到国内引领作用,更是树立了以计算机辅助教育为特色的专业品牌。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教育信息化理论与系统规划,教育信息化装备、环境及技术标准,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研究,数字学习系统及用户行为研究,信息化教育评价与教育管理。先后与苏州工业园区、广州TCL集团共建了全国最早的两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全国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示范性)实验区建设,首批实验区已在江苏、浙江、山东等省所属的几个县、市级区域全面展开,协助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目前该系拥有比较完善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

联系本文记者

姜泓冰
[留言][博客][微博]
(责编:刘军涛)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