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人民网>>教育>>正文

高考填报志愿 必须摆脱“兴趣至上”误区

2015年05月21日13:18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高考填报志愿 必须摆脱“兴趣至上”误区

“一个人喜欢唱歌,就可以成为歌唱家?答案不一定。要成为歌唱家不仅需要喜欢,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兴趣层面,还要具有成为歌唱家的品质及潜能,比如,需要具有勤奋、自律、镇定等正面的人格品质,需要具有音乐方面的潜能,也就是天赋。”脑AT专利技术发明者、生涯规划专家沃建中告诫高考考生们,不可仅凭兴趣进行志愿填报,要综合考虑个体人格及潜能。

今年,北京市高考实行知分后填报志愿,显然为高考考生们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学校、专业的选择。但是,在高考志愿选择时始终存在“重视学校、忽视专业;兴趣至上、只凭感觉;争挤热门、追求高薪;父母包办、盲目攀比”等误区,心理学家在对高考生选择专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年研究后总结发现,这些误区的根源在于忽视个体差异、缺乏综合评定。而个体主观认为的兴趣、能力等并不具有科学依据,即使通过一些工具测试出结果,也因其为单项依据无法进行优势组合。

一项调查显示,现今大学校园中有42.1%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大二之后65.5%的学生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想法;毕业之后仅有26%的人从事着与专业“对口或吻合”的职业。尽管诸多地区将考前填报志愿到考后填报,但对于志愿方向选择的关注并没因为政策的转变而放缓。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和家长对志愿填报的认知程度不够,导致缺乏合理志愿填报的方法与技巧,存在很多方面的误区。

沃建中表示,随着当前高考改革,必须让孩子在中学时代就建立“职业中心意识”。一个人在受教育阶段有了“职业中心意识”,可以很好地在自己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从填报志愿开始,到大学期间对自身知识与阅历的丰富,都懂得为自己理想的就业做一点具体的准备,增加自己的竞争砝码。

前不久,环度生涯规划应用脑AT测试技术,对北京十五中学一名同学进行人格、兴趣、潜能三方面的综合测评。分析结果显示,这名同学对音乐有特殊的爱好,非常期待能够展示自己的艺术天分,且具备从事该类型专业及工作需要的核心人格特征,即敢为、幻想、活动、坚持、敏感、审美。同时,具有学习该类型专业及胜任该类型工作的核心能力,包括表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工作记忆能力、音乐能力。最终建议这名同学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定位为艺术表演型,而在即将面临的志愿填报方面,也成为其选择本科专业的有力依据。

沃建中表示,由于每个人在潜能、兴趣、人格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因而许多专业是只适合某一类人来学习的,而某些人也只适合学习某些特定的专业。进入不适合的专业,困顿和纠结可能伴随一生,选择更能充分发挥潜能的专业和职业,人生目标会更远大,人生之路会更通畅。记者 郑勇

(责编:张安(实习生)、林露)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