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人民网>>教育>>正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呼唤复合型俄语人才

2015年05月16日10:01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邓洁)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俄语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今日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举行。 来自中俄经济类院校的教育家齐聚在此, 就新时代中国俄语教学的发展提出见解。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会上指出,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求我国培养俄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俄语教学迎来“第二春”

“俄语在中国迎来了‘第二春’,” 世界俄语教学协会主席维尔彼茨卡娅借用中国同行的话这样形容俄语在中国的处境。她说: “我在俄罗斯就能感受到这种氛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俄罗斯留学, 还有不少人参加俄罗斯组织的俄语等级考试。”

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升温和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路一带”构想,中国俄语教学的发展在悄然变化。 据教育部的资料显示, 目前国内开设俄语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多。 据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开设俄语专业的院校有130所,是欧洲小语种中开设院校最多的。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说, 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中, 俄罗斯是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亚地区也具有广泛的俄语基础,上合组织的工作语言之一是俄语。可见,在丝路经济带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既精通俄语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俄语人才将大有用武之地。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中国教育部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在俄罗斯留学人员有2.5万人,俄罗斯在华留学人员不断攀升,目前已达1.5万人。在此基础上,双方提出2020年双边留学总规模达到10万人的目标。

数量不断攀升的俄语毕业生能否被庞大的市场所消化? 刘利民坦言, 目前开设俄语专业的中国高校虽为数不少,但俄语和专业知识兼备的高水平俄语人才还很匮乏。 “重要的是,我们的俄语教育一定要面向未来, 找准方向,培养出适用于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俄语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 他强调。

俄罗斯驻华公使陶米恒对此也很认同,他说:“今天,我们需要的外语人才不能仅仅懂外语,还要具备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 为此中俄专业院校已做出不少尝试。陶米恒介绍,中俄高校间组建了多个校际联盟,如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 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师范类大学联盟,艺术类大学联盟以及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今后两国还计划成立民航、农业和语言类高校联盟。

引入区域研究 —— 中国俄语教学的新方向

除了顺应市场需求,近年来国内俄语教学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对区域研究和国别研究的分量在加大。据刘利民介绍,大多数俄语专业都开设了国别文化学的课程。例如,上合组织大学覆盖了16所院校。2013年,上合组织大学在海南琼州学院成为区域学中方研究中心基地;教育部在俄语专业的高校中建立了六个区域学研究中心和国别研究中心,许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从对俄语语言文学的研究转向对某个国家或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外交等问题的研究。

此外,他在会上还提到“大俄语”的概念。“所谓大俄语概念,就是我们常说的俄罗斯区域学的概念,更广义上讲就是斯拉夫学的概念。它应该是以俄语为基础和中心,学术视野和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向着人文合作的各个领域,向着经济贸易合作的各个领域乃至更大的地域和空间延伸和发展。丝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和发展,一定会促进和带动大俄语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他说。

国际交流助力俄语教学发展

谈到中国俄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维尔彼茨卡娅称,两国俄语教育家应共同努力,将中国的俄语教学水平提升至新高度。她建议,在教学中既考虑到中文的特殊性、两国文化差异和和中国俄语教学体系的特性,又要引入最新的语言学思想。此外,中俄教育界可组建俄联合科研团队,共同研究定向俄语教材,还可积极探索俄语远程教学。

据特维尔茨卡娅介绍,圣彼得堡大学计划在黑龙江大学开设测试中心、等离子物理学研究中心、生态研究中心,并将在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俄语中心。 这些措施都为中国俄语人才的培养提供助力。

(责编:林露、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