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人民网>>教育>>正文

来华留学,呈现哪些新特点

赵婀娜 高 莹

2015年04月30日07: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来华留学,呈现哪些新特点

  复旦大学专门成立跨学科教学技艺研修坊,定期交流如何提高课堂吸引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图为近日来自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教师在切磋课堂讨论环节技巧。

  本报记者 董洪亮摄

  提及来华留学,两件事不能不提。

  一是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留学工作会议,提出把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统筹起来谋划,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这次重要会议上,一个信号被传递:留学工作是一项国家战略,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发展优势的重要途径。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多海外人才,开放的中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

  二是日前由中国教育在线和来华留学网联合发布的《2014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显示,来华留学人数已连续两年增速放缓,发达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呈现增速下降、停滞或者负增长局面,发展中国家则占比增加,来华留学正面临新变化。

  如今,来华留学工作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深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新的时代使命。如何正视当前来华留学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各高校、留学机构应该承担怎样的任务和做怎样的调整?

  我国已成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与大国地位相匹配

  教育部日前发布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万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学习,比2013年增加2万,增幅为5.77%。

  2014年,来华留学生总数已占全球留学生份额的8%。过去10年间,来华留学生总数不断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

  应该说,这样的数据令人振奋,也与我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神州学人杂志相关负责人介绍:

  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快速发展撬动了传统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版图,2014年,在北京APEC会议和布里斯班G20会议上,中国主张、中国声音、中国方案在全球产生了巨大影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点赞”。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适应,当下,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居世界首位,2013年出国留学41万,回国人员达35万,分别是本世纪初的5倍和30倍。来华留学人员累计295万人次,在华留学人数从36年前的120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36万人。呈现出出国留学、学成回国、来华留学人数同步增多的态势,掀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潮。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留学生输出国和亚洲重要留学目的国。

  正是考虑到来华留学工作的重要性,我国于2010年发布《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造就出一大批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水平师资;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群和高水平学科群;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根据国家战略和发展需要,逐步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来华留学人员生源国别和层次类别更加均衡合理。

  出国留学人数仍远高于来华留学人数,留学逆差依然存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但引进的来华留学生却还不多。广纳天下英才,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可以很好地平衡当前的留学逆差,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真正的留学大国,同时参与到全球人才竞争中,享受全球智力共享、留学经济等‘留学红利’。”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分析。

  除了对留学逆差的担忧,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还从来华留学生生源地提出思考:“我们吸引外国来华留学人员策略还需转变,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来华留学人员主要集中在周边及友好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大,将有更多发达国家留学人员来华。我们应从以周边及友好国家为重点,转变为吸引世界英才并兼顾周边和友好国家。一方面,我国将可以由‘从13亿人选人才’扩展到‘从70亿人选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具有中国情结、热爱中华文化的未来国际或地区领袖铺垫基础。”

  王辉耀和曾益新的观点在《2014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中得以印证。

  根据报告,2005至2014年间,来华留学生人数一直高速增长,年均增速为13.19%。与此同时,来华留学人数增速出现放缓趋势。其中,2013年和2014年增速分别为8.58%和5.77%,连续两年增速下降。

  同时,从生源地上进行分析,亚洲是全球大洲中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大洲,2014年共有225490位留学生进入中国学习,近10年累计来华学生数超过170万。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亚洲来华留学生增速出现下滑,2014年增速仅为2.58%,为10年最低水平。不过也有好消息,东南亚国家异军突起,为来华留学市场注入了活力。

  报告还显示,来华留学生中,接受学历教育的有16.4万,占来华学生总数43.60%,不同地区的学生对留学服务的需求各有不同,发达国家学生更偏重语言学习,欠发达国家学生则更倾向于攻读学位课程,如医学、工程等。对此,教育部国际司来华留学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来华留学的学生中,学历生比例仍不高,专业的分布比例也不够理想,还是学习汉语的学生更多一些,未来,我们希望来华留学生应该在众多学科门类中有比较均衡的分布。”

  同时,应该在来华留学工作中承担起重要使命的高校,在一些技术环节上,也亟待改善。 “很多高校想当然地用自身的喜好、方式吸引来华留学生,没有真正站在外国留学生的角度来做这件事,犯了兔子‘用胡萝卜钓鱼’的错误。”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分析,现实中存在很多这样极端的例子,“比如不少学校在用中文网站招生,甚至很多入校表格要求留学生用中文填表,上面一个英文单词都没有。”

  提升教学与服务“双引擎”,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

  教学和服务仍是影响来华留学教育的短板。提升教学与服务“双引擎”,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是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共识,“我国现阶段,留学产品质量虽逐步提高,但离提供高质量教育产品这一目标还有距离。从高等教育制度灵活性来看,学分是否可以自由转换、高校能否接受转学学生、国内学分与国外学分能否打通使用等仍是很大的制约因素。”

  增加国际语言授课课程、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是努力的方向。“我国不能吸引海外留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为非英语国家,又缺乏全英语教学课程。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多数要先学习语言,加大了学习难度。要扩大师资队伍,除了全球招聘,我国也可以考虑实施‘教师国际化培养计划’,通过教师外语培训、中长期国际学术交流、国外进修、建立海外培训基地等措施,培养拥有熟练使用外语、读写外语文献等技能的教师队伍,并带动全国效仿实施。”王辉耀认为。

  还有学者提出,“撬动来华留学市场,国内高校应尽快建设以英文为教授语言的课程体系、针对发达国家学生设立混合学制的学位课程。”

  同时,还应当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提高教育国际化程度。王辉耀建议“开放部分教育市场,鼓励本土教育机构与国外名校开展合作办学,通过国际学分互认等方式,开设交换学生计划等,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以及我国紧缺专业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教学理念等。目前,宁波诺丁汉大学、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分校等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受到各方好评。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程度。”

  “随着高考报名人数不断下降,中国一些高校生存遇到严峻挑战。而来华留学恰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生源补充,一个国际学生带来的收益是国内学生的2到3倍。”陈志文认为,应在生源下降的大背景下再审视来华留学的意义,吸引更多来华留学生,这是高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提高质量的必然选择。

  此外,尽快提高高校信息化水平,开辟便捷的留学申请通道,以及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参与进来,提升来华留学奖学金规模,也是学者们建议的方向。

(责编:胡雪蓉、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