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人民网>>教育>>正文

当“互联网+”遇上教育,教师变身设计师

2015年04月20日19:03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杭州4月20日电(记者陈小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4月18日,学科教改持续深化与前沿创新应用多维融合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近400名教师共同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新变化。

事实上,不论是微课,还是慕课,抑或是翻转课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力量。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和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理念不断地发生着变革。学习,这件以往只能以苦作舟的“苦差事”正在变得有声有色、趣味盎然。

可移动的慕课来啦!

去年,慕课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流行词,通过慕课获取知识,也成为了一件时髦的事儿,学生们趋之若鹜。

除了慕课等新的教育资源,新的教学“场所”也在形成。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文革认为,无线网络覆盖的大班课堂已经失去控制,传统课堂一对多的传播模式正在被学生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所解构。借助于云端和智慧终端,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来共同完成教学,甚至学生可以在各种生活、工作等真实情境下接送吸收远程送来的知识。

这也就是说,学生只要拿着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都能进入平台开展自我学习。甚至有的教育机构已经“放话”,接下来将开发教育领域的可穿戴设备,让慕课随身而动。

那么,这种随时随地的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监管呢?这恐怕是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有趣的是,基于平台的学习行为将被真实细致地记录下来,积累成为一个大数据库。就拿文华在线的UMOOC平台来说,它不但可以实时监控、收集学生行为数据,还能借助于数据分析工具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将给出创建教学内容的智能化方案,帮助教学内容专家真正地应对教学一线的需求、按照学生的需求去制作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现有研究已表明,学生一般在一段教学视频上的停留时间大约为6分钟,如果不超过9分钟,那么基本会看完整段视频。此外,如果视频中出现教师的特写,会延长学生的滞留时间。

培生全球内容总监pietro alongi的报告中提到了一句广大学生最爱听的话:“I play the game not for learning,I play the game for fun”。在他看来,数字化让教育充满乐趣,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不单是讲课,变身设计师

资源足,带宽够,而当这些物质条件具备之后,还需要一批会用的人。研讨会上,国内外的专家都提到了一点: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的变化开始变得复杂。

“有了多媒体教室,有了智能终端,我们教师备课多了很多选择,插入一段影视视频,通过手机布置作业,或者组织一个带教学任务的游戏……”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师陈静告诉记者,精心准备的课程确实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文革通过“三种典型的教师形象”形象生动地论述了从口头传播时代、印刷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针对互联网的特征,郭教授提出了一套包含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交互工具、教学活动等五要素的教育模式。教学活动是重中之重,而教学活动的设计依赖于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

文华在线内容事业部总经理李蜀丰先生则以“融汇、数字、开放”为主题词,讲解了文华在线U+智慧教材如何支持学科教改的具体操作路径,以便于教师更便捷、更精准地打造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智慧教材。

浙江农林大学教师董峰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如何通过多媒体让课堂变得有意思的同时,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到自己身上?“今天会上的优秀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以及智慧教材等内容,对我启发很大,回去后要好好想想怎样结合到教学当中去。”他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地做着记录,一边对记者说道。

“站在教师的角度,谁都希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具体的游戏或活动中,顺带搞定了知识点,那当然是最理想的。”两位来自湖北的老师午休用餐时还在交流:“这次会上有不少新东西,文华在线设计的产品和教学模式非常解渴,我们老师也需要都参加这样的交流活动。”

教育部已着手MOOC课题研究

其实早在今年的“互联网+”热潮汹涌之前,拥抱互联网、拥抱新媒体就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有效教学模式。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关于“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的发展目标,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也于2014年4月开始“MOOC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研究。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课题办公室主任唐跃秋在介绍第一期课题申报情况时表示,教育部共收到103项课题,其中70%是重点课题,最终立项49个。其中,四川、湖北、浙江申报最为踊跃,浙江省有6个课题成功立项。今年6月,第一期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以报告、专著、案例、论文、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呈现。

同时,唐跃秋还现场发布了“MOOC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案例研究”第二期课题的课题要求。重点课题要求参与实验人数不少于1000人,持续4个学期。

(责编:杨磊、胡雪蓉)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