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人民网>>教育>>正文

川大百万重奖教学型老师并非首例

2015年03月23日15:56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3月23日电(记者申宁 实习生徐旻)近日,四川大学正在开展一项最高奖金达100万元的“卓越教学奖”的评选工作,这项旨在激励教师潜心于本科教学的大奖,却从2014年12月底启动评选以来,就引发了很大争议。

据记者了解,川大推出的一百万教学大奖并不是首例,早在2013年教师节,浙江大学就曾为两名教师颁发了100万的“心平奖教金”。近几年来,高校重奖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老师屡见不鲜:今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首次设立教学贡献奖,向两名做出杰出教学贡献的教师各颁了10万元奖金;2014年,江苏科技大学向4名教师授予“教学模范”的荣誉称号,并特设20万专项奖励;南京大学、青岛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也都曾对一线教学人员进行过奖励。

长期以来,科研和教学的PK战一直存在于中国的高校领域,因为大学教师的职称、级别、收入、待遇大多与科研挂钩,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相当一部分大学教师热衷于抓科研、抓项目、带研究生,而对本科教学却意兴阑珊,敷衍了事。而去年发生的清华大学方艳华“非升即走”事件和四川大学“周鼎之惑”更是将教学与科研之争推向了一个高潮。

因此,当高校设立重金教学奖,有人认为是对“厚科研、薄教学”现象的一种颠覆。一位微博名为“与时俱进的新青年”说:“大学授课的老师需要的就是热爱学生热爱讲堂并有理论有口才的老师,常年扎根一线的老师不仅受人敬佩,更要受到学校的肯定。”

但同时,网友们也在追问:重奖一线教师,是否是治标不治本呢?

网友“东山谢氏”认为,要让教师专心教学,国家必须修订职称评审制度,要将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业绩作为申报职称的必备条件,而不得一刀切地强调论文、课题、科研。申报职称应均以岗位实际业绩作为必备条件,否则,教师不热爱本职是必然。

网友“南宁电台殷宇平”表示赞同,奖励是应该的,但是仅有这样的奖励是不够的,改变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模式更为关键,要引导教师把更多的精力从科研、论文、项目甚至创收项目转回到课堂上。

据媒体报道,四川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张晓远表示,不管有多少争议,至少这个举措是在鼓励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而不是通过科研来评价一个老师,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

(责编:徐旻(实习生)、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