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人民网>>教育>>正文

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网络阵地建设

2015年02月10日10:38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和部署。《意见》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互联网作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应当成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的重中之重;网络舆论引导作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应当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把握技术前沿,赢得高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

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而言,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载体、工具、手段、途径的变化,更影响到主体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交往环境、信息方式。以往我们把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所处的环境看作是一种校园生活环境、一种学校制度环境、一种精神文化环境,而从来没有在信息技术这一视角上给予过多的关注。互联网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颠覆效应全方位凸显,也使得技术要素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对着青年学生信息交互的网络依赖、大学课程教育的MOOC浪潮、媒体创新的大数据技术趋势,如果我们把今天的宣传思想工作所处的环境称作是一种信息技术环境,这一点也不为过。这种环境在一定意义上是各类网络技术媒介不断创新演化所形成、积淀和发展的信息和舆论环境。自互联网进入中国二十年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历着WWW网站、校园BBS、QQ、人人、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媒介不断发展与变迁的挑战。每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带来了新的传播手段和交流场域,不同媒介技术在信息传播特性、话语表现形式、思想意识影响等方面具有新的特点与方式。从“80后”、“90后”到“95后”,在校大学生的代际变化也体现在其网络媒介使用和信息方式的更新。当前以微信、微博、微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应用更是引发了信息流动模式、社会话语形态、价值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实践说明,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各类新型传播媒介就是网络意识形态战场上的新式武器,只有认真学习、真正掌握、娴熟使用,才能把握斗争的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识好、解决好我国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要增强走在前列的意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把握网络技术媒介创新发展的趋势,始终走在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的前列,牢牢掌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

二、增强阵地意识,把握高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导权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对的是我国媒体格局、社会舆论格局的重大变化。自媒体化的信息生产、社交网络的裂变式传播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形成了多样化的思想文化场域和社会舆论生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只有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巩固和拓展宣传思想阵地,才能在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状况时牢牢把握主导权。

在一定意义上而言,网络意识形态场域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多元意识形态的汇聚地。既是国家主流声音的发声地,也是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按照性质不同,这里可以大致分为红色地带、黑色地带和处于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按照功能差异,可以分为基于主流网媒的国家场域、基于微信等社交网络的熟人社会场域和基于微博、公共论坛的陌生人社会场域。国家场域是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网络主阵地,如学校新闻网站、思想理论教育网站、校务微博和微信公共账号等。在这一场域,宣传思想工作要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形成立体化交叉覆盖的全媒体阵地;要发挥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理论教育的深入性和说服力、正面舆论的导向性和凝聚力,实现主旋律的弘扬和正能量的传播。熟人社会场域是主体之间以熟人朋友、同学同事等关系进行互动的网络空间,如大学生的校园网络互动社区、微信朋友圈等。在这一场域,网络主体彼此熟识,有着较为紧密的人际联系和互动交流,能够进行深入、充分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主动进入到大学生的“朋友圈”、“好友圈”中,在网上和学生“打成一片”,进而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好青年的思想脉搏。教师、辅导员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做足了“功课”,成为大学生们熟悉、信任的网络“好友”,在突发事件过程才能够有效融入学生群体之中,营造理性讨论、平等沟通的交流氛围,进行情绪疏导和思想沟通,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陌生人社会场域指的是是网民规模大、流动性强、信息多样、众声喧哗的网络公共广场。如微博平台、BBS讨论区,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评论区以及一些网络论坛、贴吧等。在这一场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主动研判舆情、把握动态,发挥其“消息集散地”、“社会减压阀”、“思想晴雨表”的重要作用;积极研究网络规律和舆论机制,努力做到“让我们的朋友成为网络意见领袖,把网络意见领袖变成我们的朋友”;勇于开展网上意识形态斗争,在事关意识形态领域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增强阵地意识、斗争意识,勇于担当,敢于亮剑,打好舆论斗争的主动仗。

三、创新话语方式,增强高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在网络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要正视“话语鸿沟”的困境。作为“网络土著民”的当代大学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网络话语形式,不仅仅是他们求新求异的好奇心使然,更是网络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变化的呈现。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表明,网言网语、视觉形象、大众表达的话语情境能够强烈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亲近、追随,激发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思想共鸣,带来事半功倍的宣传教育效果。而“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照抄照搬”、“模式化、套路化、语言生硬、形式刻板”等工作中的问题,都与话语方式密切相关。那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大而空洞的宣传思想工作,不仅无效,而且可能产生逆反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曾批评过一些“不会说话”的现象:“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语言具有神奇的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他善于用讲故事、打比方的方式阐述道理、凝聚共识;用大白话、大实话的群众语言来解惑释疑、引人深思;以古典诗词、文学经典来譬喻治国理念、传递思想;以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娓娓道来,触及心灵。在2015年国家主席新年贺词中,“也是蛮拼的”“点赞”这样的网络语言亲切清新,显示出自信从容。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以“接地气”的文风推动党风、政风的转变。

创新话语方式、消除话语差异是当前高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紧迫任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真正地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真切地感受网络文化,体验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学习、生活、娱乐,了解大学生在思想、心理、语言以及行为上的发展变化,做到转换自身角色,进入网络生活,与青年学生共境,伴青年学生同行;要尊重学生的创意创新,摒弃对网络语言和文化现象的忽视、轻视心理,善于学习和使用学生的语言、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用学生身边的事、学生经常说的话、学生流传的故事,讲清讲活讲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转变教育观念,对大学生真心关爱、平等交流,引导他们正确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中发展进步;要加强理论研究,转换表达方式,改进文风作风,提升话语能力,把握网络话语权,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张瑜)

(责编:郝孟佳、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