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SCI论文,也无需科研成果,昨天,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80后青年教师吴燕华,仅凭出色的课堂教学,被复旦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校学术评议专家组高票通过了副教授提名。作为高校课堂改革的一部分,复旦将“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价体系,从此,科研不再是教师晋升的唯一依据。
当前的大环境下,国内高校教师职称是否晋升仍要看科研成果。该把重心放在科研还是教学上?这是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反复纠结的问题。复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马红坦言,“学院非常重视老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但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一样,它承担着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复旦对于教授和副教授的职称晋升,都有具体的教学工作要求。此次仅以教学业绩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更体现了学校对教学优秀教师的支持。
近年来,复旦还制定实施了以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绩效考核方案。自2013年起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其中教学绩效占三分之二比重,科研绩效占三分之一比重。教学绩效力度与上海市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的力度相当,有力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体现了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
吴燕华从小就有教学梦想。2012年6月,工作刚满3年的她获得了复旦大学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这个奖项由全体毕业生投票决定,复旦大学每年仅有10名老师当选。2014年8月,吴燕华代表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参加在武汉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得了理科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