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市有三十几所中小学都更了名,如“北京市万寿寺中学”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万寿寺小学”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回龙观二小”更名为“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更名之后的共性在于,都与大学沾了边儿。而之所以有如此变化,是源于北京市一项创新之举——高校创办附中附小。
去年6月该项目启动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23所高校分别与北京市海淀区等4个区县教委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设39所附中附小。其中,加强建设已有的附中附小14所,以高校名义创办附中附小25所,惠及近5万名中小学生。
为什么高校要与中小学“结对子”?高校的资源输入能对基础教育的水平提升起到理想的效果吗?这样的举措能真正实现抬高底部,促进教育均衡的美好初衷吗?
根据记者的观察,北京市推出高校创办附中附小项目,是在提升薄弱校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让百姓家门口就有好学校,让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从而从根本上破解“择校热”,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我们看到,项目所选择的中小学绝大多数都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校,与大学“结对子”,就是希望能为这些相对薄弱校提供一个强大的外力,让他们借助大学在教学理念、师资队伍,以及特色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补齐短板、提升品质,缩小与相对优质校之间的差距。
当然,这样的举措初衷虽好,但在成效上也难免引发质疑:提升教育质量非一日之功,借助大学的外力,中小学就一定能够办得更好吗?
记者观察到,在已实施的实质性举措中,高校并没有“盲目发力”,而是集中力量,在打造特色上做文章。比如北京农学院就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按年级分阶段地为小学开发实用有效的校本课程,在一、二年级开设“园艺植物识别”“插花”等课程;三至四年级开发“植物种植”“动物医学”等校本课程;五至六年级开发“食品安全”研究性学习课程。北外为附中附小推出了外语特色课程模块,不但根据学生年龄和英语学习的要求研发不同课程,还为高年级的中学生提供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作为选修课。这样做,或许无法在短时期内全方位提升水平,但一定会在较短时间内打造并形成学校的特色,实现“有所长”,从而通过特色带动质量。
我们常讲,教育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我们也常常抱怨,许多孩子直到上了大学都还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与特长所在。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中小学都有自己的特色,美术、音乐、外语、体育,让孩子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有机会在全面发展之余,在某一领域深入涉猎,这将是教育的一大进步。还有,以往大学老师常抱怨,“生源质量不佳是基础教育出了问题。”如今,让大学教师能提前介入教育链条的前端,也一定会对整个教育链条的良性发展带来帮助。
当然,好事做好还需系统推进,如何在“结对子”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高校的主动性,还需教育主管部门认认真真想办法。期待在大学外力的驱动下,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办出特色、提升水平,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幸福享受“教育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