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鼓励教育与挫折教育再引思考 夸夸or给挫折?【2】

2014年11月20日08:26    来源:长沙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鼓励教育与挫折教育再引思考 夸夸or给挫折?

老师:接受适当挫折是必要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辛继湘教授针对90后大学生性格特点曾展开过一段长时间观察,她发现,不少90后大学生从小受到家长的过度保护,在“爱”的名义下,他们往往缺少自己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机会。

辛继湘表示,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还在于,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容易把孩子的失败看得过重,偶尔考试失误就会引起家长极大的不满。这样就让孩子在失败面前失去了正确判断力,把一些小挫折看成极大的失败,心理无法承受。

“对孩子的尊重和保护要适度,生长在温室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接受适当的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的。”辛继湘说。

专家:挫折教育应注意孩子个性

亟须为青少年补补挫折教育课已基本成为社会、学校、家长三方的共识。目前而言,挫折教育并没有系统地进入教学计划。有业内专家指出,学校应该开设如何面对挫折的课程,教育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教会学生如何抗压排压,勇于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学会控制情绪。

唐海波是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临床心理学博士。前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多半是生活、感情受挫。在他眼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什么新问题,不管学生自杀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归结一点是心理健康出了问题,精神抗压能力薄弱。”

他认为,青少年一代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造成的,对下一代进行挫折教育的方式方法并没有掌握。挫折教育需要方法、技巧,甚至需要教育学理论的支持。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方向新教授对此表示赞同,不少中小学已建立初步的挫折教育基础,但尚未形成完备的系统,很多教师还未完全掌握行之有效的办法,他强调,“挫折教育不能仅依靠教育,还要通过实践,转化为学生内在素质。”

方向新认为,挫折教育应该坚持两原则,即以人为本、因人而异。他告诉记者,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进行挫折教育不能孤立进行,要考虑成长阶段、心理健康等因素,“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用笼统的方式来教育每一个孩子”。

他建议,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要有侧重,在进行挫折教育时也应注意孩子的个性特点,对于特别内向的孩子,还是要以鼓励教育为主,对于性格外向、骄傲自满的,家长可直言不讳地批评教育。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吕春妍(实习生)、林露)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