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增的51名工程院院士中,浙江大学机械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华勇就是其一。至此,浙大现有科学院院士13人,工程院院士14人。
杨华勇1961年出生,今年52岁,重庆人,在院士里算是年轻的。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杨华勇,他在长沙,“下飞机的时候接到的正式通知,开心。”但,也仅此而已。马上,他又一头扎进企业,为正在研发的硬岩隧道掘进装备做对接。
杨华勇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的专家,一听科研方向,高精尖,其实他的研究成果,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比如,杭州正在紧锣铺建的地铁网络,通地掘道的“主力军”——一种叫做盾构的大型掘进机械装备,就是靠他的实验室实现“国产”的。
他的过去
打破“洋盾构”一统天下
你知道杭州地铁隧道是怎样一点点挖出来的?靠的就是“大力士”盾构。
地铁隧道被分成多段一头一尾的车站,盾构机一头车站进,另一头车站出,隧道就通了。
说简单点。见过蚯蚓钻洞么,把泥吃进去,然后排出身体来。盾构机挖隧道就是“啃”地下的砂石、泥土和水等,然后变成泥浆或软泥块排出来,通过轨道车运出隧道。
所以,有人把盾构比喻成“开往春天的地下铁”,地铁四通八达,隧道穿山越江,都离不开它。
但十多年前,隧道掘进装备基本是“洋盾构”的天下,中国企业只是“施工队”和“加工装配队”。
那时候,进口一台普通直径6.3米地铁盾构机的价格是6000万元人民币。德国和日本等跨国公司垄断的“洋盾构”在我国市场赚取着高额的利润。
但进口的“洋盾构”,干活的时候也会出故障,“洋专家”嘴上应着迟迟不来,新配件购而不达,漫无期限的停工,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
从某种程度上说,浙大机电所的学者们认识盾构,是从诊治“水土不服”的“洋盾构”开始的。随后,一支盾构研究的“国家队”组建起来了,十几年持之以恒。
杨华勇介绍,浙大的科研团队,在盾构自主设计制造项目中,主要从事电液驱动和控制系统的研发,这是盾构的“心脏”,也是之前国外技术封锁最严重的部分。这个项目,还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现在,我国已经成为盾构需求最大的国家,占全球市场的60%。昨天记者联系杨教授的时候,他告诉记者另一个数据,“这部分需求,目前三分之二都被国产包了,还有大量出口。”而且,我们自主研制的盾构,地质适应性更强,毛病更少。
他的将来
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但这些,在杨华勇看来,都是“过去的辉煌”了。
现在他倾力研制的,是另一款叫做“硬岩隧道掘进装备”的机械设备,和盾构一样,也是进行隧道掘进作业的。
“咱们杭州的土质软,用不上,但在西部地区,山东、重庆一带的地质都是硬岩环境,就得靠它了。”杨华勇解释。
而这个更给力的家伙,除了能服务当地的隧道、高铁、高速公路等建设,对南水北调等工程也大有裨益。
杨华勇说,这个项目,大约6年前开始启动,而最近3年,正是突破攻坚阶段。
记者问他,当选了院士,在科研经费、课题申报上是不是会“方便”些,他一听就笑了,“不管用,还得靠竞争。”
说完他又马上严肃起来:“院士不是官位,也不是权力,只是一种称号,代表学术荣誉的称号。”
他不认为这个称号会带来多大改变,接下来,也依然会守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作为浙大机械系教授,他不仅要带博士生,还要给本科生上专业课。同时,他还兼任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那些大型掘进机械装备,就是研究中心的成果。此外,没有行政职务,“够忙了,干不了其他的。”至于院士津贴、学校额外奖励,他没听说,也没想过。(本报记者 徐洁 本报通讯员 周炜)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