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我怎样处理13岁儿子的感情风波【3】--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家长必读:我怎样处理13岁儿子的感情风波【3】

田淑琴

2013年01月10日08: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教师发言

  早恋不可怕,关键在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和尺度

  ◎黄丽娟

  说到早恋,许多家长如临大敌,常常会乱了方寸。而且,多数父母对所谓“早恋”的理解是有偏颇的。其实,喜欢,是一种很自然也很纯真的情感。不管佩服也好,还是崇拜也好,喜欢就是喜欢,是发自孩子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不要简单地把喜欢异性都归结为“早恋”。那种喜欢,其实就是青春期的萌动或者仅仅是对异性的好感,是青春期的正常反应。“早恋”这个名词有时是家长和老师冠名的,有时是孩子自己冠名的。

  那么,在处理“早恋”问题上家长若一味地强加阻止,则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家庭教育的适合切入以及教育尺度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主要从孩子“青春期”的特点出发,谈谈如何把握好切入的时机和教育的尺度。

  青春期的冷处理

  家长需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和心理需求,认识到孩子和异性交往是心理正常发育的表现,切莫“谈虎色变”。

  孩子不管多小都是有情感需求的,当孩子把目光从关注自身转移到关注同龄的异性朋友时,孩子的“青春期”就到了,男女生一起说个悄悄话,经常结伴回家,长时间的形影不离便会被同伴或是师长一棒子打到“早恋”的队伍中去,这对孩子来说是残忍而不公平的。我们知道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渴望和异性朋友交往。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效应,通常也就是觉得向异性“示爱”是个可以相互交往的机会,重在同学情谊,并没有达到“早恋”的程度。因此,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应学会“冷处理”,给予适当的解释和指导,而不要持过于强硬的态度,否则成年人的紧张会加剧孩子的好奇心,反而容易把事情复杂化。

  “洒雨”要“润物细无声”

  所谓“洒洒雨”就是要加强教育,预防为主,未雨绸缪。家长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经常向孩子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理解他们的需求,及早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问题。“洒雨”要“润物细无声”,要潜移默化,要不动声色。一旦发现“苗头”,切忌简单粗暴地训斥,要平等沟通,给他们创造集体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既能满足自己和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又不至于把需求和精力指向一个人,同时还可享受同伴的友谊和快乐。

  巧妙迁移孩子的情感

  男女孩子进入青春期,生理上有许多变化,对异性产生爱慕,这是人体发育的一种本能,是孩子告别少年时代经历的特定时期。当然也有些孩子因身处激烈的竞争之中,渴望能在异性身上得到少许安慰,或者有些孩子受某些爱情小说和影视的影响,甚至课本中的爱情故事也令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产生遐想。

  那么,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就要“巧迁移”,引导他们把旺盛的精力转移到学习和正常的娱乐活动上来。比如,我们父母努力把家庭营造成一个温馨、和睦的乐园,让孩子有安全感,有倾诉的欲望。还比如,父母要增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尽量多一些和孩子聊天、游戏、运动的机会。这不仅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还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紧张的学习上。

  鼓励孩子坦率地和家长沟通

  其实,很多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他们把相互吸引当成“恋爱”,所以面对孩子早恋,要勤疏导,不要强硬,要因人而异。而架起沟通的桥梁则是关键。

  早恋需要正视而非驳斥。勤疏导,能鼓励孩子坦率地和家长沟通,能向孩子表达家长对他的情感生活的忧虑和建议,也能彻底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

  早恋是枚青苹果,酸涩可想而知,预防工作就要在早恋的萌芽出现之前开始。早恋不可怕,关键在转化。

(责任编辑:袁勃、熊旭)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