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正在進行擺台培訓。
烹飪大師李林生為德清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烹飪專業學徒授帽。
浙江信息工程學校機電專業學生在企業師傅指導下熟練操作。
為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職業教育內涵,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浙江省湖州市從2011年開始探索現代學徒制“三三四”模式,即政府、企業、學校“三元管理”,在校學習、輪崗實訓、頂崗實習“三段教育”,學生、學徒、准員工、員工“四位一體”,合作式、分段式、遞進式培養人才,形成多方共贏局面。
■浙江省湖州市教育局
自2013年被列入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以來,浙江省湖州市共有12所學校、16個專業、57個班級、831名學生參加試點,與65家企業廣泛開展合作,95名指導教師和439名帶教師傅共同指導學生,專業涉及烹飪、機械加工技術、酒店服務與管理、汽車運用與維修、旅游與管理、數控、護理、化工、成人“雙元制”職后試點等,實現學校與企業、基地與車間、專業與產業、教師與師傅、學生與員工、培養培訓與終身教育的有效對接,形成企業點贊、學校叫好、家長認同的多方共贏局面。
政策引領 給力推進
2012年以來,湖州市先后印發《中職學校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深入開展現代學徒制“334”模式實踐與研究方案》、《關於深入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等,不斷完善頂層設計,推動試點工作向縱深發展。
建立學徒注冊制度。中職學校制訂學徒培養標准,建立現代學徒制注冊制度。本著學生自願、家長同意的原則,符合條件的中職學生列入現代學徒制培養對象,並注冊成為學徒。建立學徒注冊庫,由學徒所在學校按要求整理相關信息,向湖州市教育局職成教處辦理注冊手續,並及時進行注冊變更。
規范試點企業資質。為了使企業有效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確保學徒培養質量,湖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湖州市教育局對相關企業進行資質審核。試點企業原則上應是規模以上企業(特殊工種除外),系中職學校校外實習基地,要求經營5年以上,有招工需求,用工規范,能提供學徒輪崗實訓所需的設施設備及工作環境,未發生過環保、生產安全或其他違法事件。
實行財政稅收優惠。試點企業因接收實習生所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按現行稅收法律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建立考核激勵機制。①健全學徒考核機制。學校和企業共同對學徒輪崗實訓進行過程考核,輪崗結束時對學徒進行第三方終端考核,過程考核與終端考核相結合,考核合格的學徒,由湖州市教育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同頒發“學徒合格証書”。②執行學徒優惠政策。取得“學徒合格証書”的中職畢業生,被用人單位錄用后,可取消試用期,直接成為正式員工,並享受相應的待遇。③建立“雙導師”激勵機制。被評為市級現代學徒制優秀帶教師傅的員工,在晉升高級工、技師或高級技師時作為破格條件之一,可通過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與企業自主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優先晉升職業技能等級﹔被評為市級現代學徒制的優秀指導教師,其榮譽稱號在職稱評定、職位晉升或評優時,視同市德育先進工作者給予加分。
項目研究 著力推進
“構建中職學校現代學徒制新模式的實踐與研究”成功申報2013年度浙江省教科規劃重點研究課題﹔2013年參與教育部職成教司“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課題,承擔“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探索——中職機械加工技術、中餐烹飪專業”子課題……湖州市現代學徒制的課題研究實現五項轉型:一是從粗放型實踐向集約化創新研究轉型,二是從簡單崗位輪訓向機制完善、內涵充實轉型,三是從關注頂崗實習向注重培養過程的系統育人轉型,四是從重視崗位適應向崗位勝任轉型,五是從初、中級技工培養向高級技工培養轉型。
為了梳理和總結現代學徒制3年來的具體開展情況,了解各學校在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及時調整下一階段工作,湖州市教育局職成教處和職教教研室於今年5月至6月對全市中等職業學校進行了調查問卷和實地座談調研。調研結果顯示,通過試點,企業得人才,許多現代學徒制學生畢業后馬上成為企業的生產骨干,80%的企業表示現代學徒制對企業利益有很大促進或有所促進﹔學生得技能,84%的學生認為現代學徒制對技能水平的提升有很大促進或有所促進,大部分學生實習階段就可以拿到2500元左右的收入﹔教師得成長,91%的教師表示現代學徒制對自身成長有很大促進或有所促進,浙江信息工程學校機械加工技術專業教師姚志恩被評為省級特級教師﹔學校得發展,德清縣職業中專今年順利通過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驗收。
多方聯動 合力推進
2012年2月,湖州市專門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副市長閔雲擔任顧問,教育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四部門聯動,定期召開政校企聯席會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試點學校和企業職責明確,密切配合,共同解決試點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形成協調高效的工作機制,共同推進現代學徒制。
同時,聘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成立試點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對改革試點工作提供咨詢評估,為試點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制訂企業負擔職工教育培訓成本、承擔職業教育責任的政策,並通過相關企業免稅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實踐,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制訂試點工作績效考核辦法及激勵機制,評選並獎勵先進實習單位、先進試點班、優秀實習指導教師和師傅、優秀學徒,提高企業的責任感和社會服務意識。
搭建平台 助力推進
為了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湖州市積極搭建雙元育人平台。一是雙元招生,學生選拔與企業需求相結合。校企雙方共同參與招生面試,學校、企業、家長簽訂協議,明確各方權責,保証現代學徒制順利開展。二是雙元計劃,專業教學與實訓實習相對接。校企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教學模塊、開發教學內容、明確實習計劃和輪訓方案、編寫校本教材,促進職業學校課程標准與職業崗位技術標准相銜接,推進專業課程改革﹔教師按照輪訓崗位編寫導學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實現專業教學與實訓實習的有效對接。三是雙元師資,教師指導與師傅授藝相滲透。校企雙方分別委派教師和技術骨干承擔教學工作,指導學生實訓實習,採用導師型實習模式,進行多崗輪訓,增強學生的崗位勝任力。四是雙元基地,人才培養與服務經濟相結合。實行學校與企業聯合培養模式,實現實訓設備、實訓場地、技術力量等資源共享,共同完成人才培養。五是雙元管理,學校實習班主任與企業中層領導共同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對學生的心理、安全等方面進行過程監管。
創新樣本 有力推進
湖州市根據專業特點、企業現狀和學生培養差異,主要採用4種不同樣本實踐現代學徒制。
一是“2+0.5+0.5”樣本。2年以學生身份在學校學習,半年(第五學期)以學徒身份到企業輪崗培訓,半年(第六學期)以准員工身份在企業頂崗實習。這一形式是湖州現代學徒制試點的主流形式,分布在10所學校、5個專業。
二是“1+1+1”樣本。基於烹飪專業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特點,高效運用學校理論知識的優勢和酒店先進實訓場地的優質資源,第一年以學生身份在學校學習﹔第二年採用“2+3.5”(2天學校、3天半企業)形式,以學徒身份到企業輪崗﹔第三年以准員工身份在企業頂崗實習。
三是“2+1”樣本。2年以學生身份在學校學習﹔1年把學徒和准員工合在一起,培訓一個崗位,頂崗一個崗位﹔然后再轉入下一個崗位,再培訓,再頂崗。
四是成人“雙元制”。以行業企業為主體,職業學校為基礎,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相結合,在企業職工中針對企業需求培養“本土化”高技能人才。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