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訊 本報記者趙莉
為讓孩子們充分放鬆身心、“長見識”,假期裡,家住武昌岳家嘴的幾名學生家長,主動讓還在上中小學的孩子們玩起了麻將(如圖)。這幾名家長的做法,在本報“小升初”家長群中引起爭議,絕大多數發聲的家長認為這一做法是家長在“冒險”、“不負責任”﹔但也有少數家長認為,教育觀念應該與時俱進,堵不如疏的教育值得提倡。
家長:孩子好奇就該讓他們玩
家長代表之一的陳女士,在華中科技大學做行政。她介紹,春節期間,為了圖熱鬧,三家親戚圍坐在一起打起了麻將,幾個孩子便在一旁負責端茶遞水,不多久便看會了,有的欲捋袖上陣。片刻考慮后,陳女士便主動提出讓孩子們“替角”,“麻將是智力運動,是國粹,哪有中國人不會打麻將的?”
陳女士的做法得到了親戚的認同——平日裡,他們對孩子的教育達成了一致,即堵不如疏,讓孩子們多多嘗試新鮮的事物,“既然孩子們對麻將充滿了好奇,就不必遮著掩著,讓他們了解一下也好!”當然,孩子們玩的麻將是不帶彩的。
孩子:麻將不是個“壞東西”
“孩子們學得特別快,后來發展到三個人也能打麻將。”陳女士說的情況便是,幾個孩子自創玩法,將麻將玩成了“斗地主”,或者是連連看的智力游戲。
玩麻將的年齡最小的孩子不到9歲,才上小學三年級。她告訴記者,麻將挺好玩的,和扑克牌、圍棋一樣好玩,不覺得麻將是個“壞東西”。
爭議:家長是在冒險?不負責任?
說起麻將、扑克牌,不少家長唯恐孩子接觸上癮、影響了學習。本報“小升初”家長群中,絕大多數發聲的家長不認同陳女士的做法,在他們看來,這一做法是家長在“冒險”、“不負責任”。但也有少數家長認為,教育觀念應該與時俱進,堵不如疏的教育值得提倡。
陳女士力挺自己的做法,她覺得自己是充分信任孩子們,從現在的情況看,孩子們並沒有出現上癮的情況,甚至還開發智力,創新玩法就是証明。
專家:不宜普遍效仿
華師一附中特級教師葉新年帶出過多名國際數學奧賽金牌選手,他提倡以趣味的方式開發學生們的智力,孩子小時接觸棋牌規則一度是他認可的。家長主動讓孩子玩麻將的做法,葉新年乍一聽認為似乎過於大膽,但想想也不覺得大驚小怪,畢竟“麻將的‘惡劣’模樣,是成年人的沉溺萎靡所致,不是麻將本身的原因”。
葉新年同時指出,陳女士的做法不宜普遍效仿——這需要條件,那就是平時家長打牌必須是很節制的,此外要求孩子們平時有較強的自控力,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在場,要有能夠掌控、引導孩子的能力。
(來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