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南師大教授團耗時8年修訂《史記》秦始皇51歲駕崩?錯【2】

2013年11月30日06:48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南師大教授團耗時8年修訂《史記》秦始皇51歲駕崩?錯

  【哪些錯誤?】

  人名出錯 秦相“范睢”應該叫“范雎”

  趙生群舉例說,在《史記》的130篇文章裡,有的人名就做了改動。《史記》中有一篇文章,原名《范睢蔡澤列傳》。該篇是戰國末期秦國兩位國相范睢和蔡澤的合傳。范睢和蔡澤同是辯士出身,在任秦相之前都曾走過一段坎坷的道路。其中范睢在魏國被魏相魏齊屈打幾乎致死,后來“羈旅入秦”,憑著能言善辯,足智多謀,終於成為秦相。“秦相‘范睢’的名字應為‘范雎’。”趙生群介紹說,“范雎”有時也寫作“范且”,武梁石室畫像將“范且”與“魏須賈”並列,無疑應該就是“范雎”。戰國、秦、漢時,很多人都以“且”為名,如司馬穰且、豫且、夏無且、龍且等,或在“且”旁加“隹”,如“范雎”、“唐雎”、“昭雎”等。“此次修訂,我們將‘范睢’改作‘范雎’。”

  文字出錯 “不肯出租”的“租”字多余了

  《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史記》中很出名的一部。在此次修訂中也被改動了一個字。《廉頗藺相如列傳》有一段話:“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修訂時,趙生群將“不肯出租”的“租”字改成了“趙”字。

  趙生群解釋說,因為在繁體字字形中,租和趙字形相似。在此前的古書版本中,有8個版本都用的“趙”字。而此前點校本的底本參考的是清代金陵本,因為金陵本用了“租”,點校本《史記》就最終用了“租”字。但是根據《史記》上下文,平原君家不肯出,意思是不肯出租和稅,加了一個租字反而不如少一個字全面。“改為‘趙’后,意思更加完整了。”

  史實出錯 秦始皇沒活到51歲就死了

  “史實方面的錯誤實際上是非常多的,因為史料本身也是最復雜的。”比如《秦始皇本紀》中說“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意思是秦始皇51歲就去世了。清代史學家錢大昕曾經指出,秦始皇沒有活到51歲,這裡的“五”應該為“立”,但是當時沒有找到相關証據,“這次我們發現了新的材料,在日本高山寺所藏的抄本中,這個詞就是做‘立’,這樣就找到版本的依據,再加上一些旁証的材料,我們就把這個錯誤改過來了。”

  趙生群解釋,改正后的意思,他當皇帝11年,“這個問題實際上前人已經發現,但是沒有找到版本的材料,隻能通過推測,因為從史實來考慮他不可能活到51歲。”

  ■新聞延伸

  語文課文要糾錯嗎?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這一段出自《廉頗藺相如列傳》,文章名為《趙奢收租於平原君家》,收錄在高中《語文選修讀本》中。語文選修讀本中,這篇文章用的正是“收租稅”。

  古籍教授支持調整

  語文課本中,人們耳熟能詳的篇目也被挑出了錯兒,課本是否有必要隨之修訂?趙生群教授認為,“中學課本中選入的《史記》名篇,像這樣涉及正文方面的問題並不多。”作為古典學教授,他支持課本作相應調整,“意思會更加完整。”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