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有子女上學的父母可能都有這樣一個共識:在小學、初中階段,孩子班裡成績好的以女生居多,男孩子與女孩子相比,在學習上總是居於下風。
這個判斷被証實。11月5日,在沈陽市小學教學改革研討會上,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徐碩介紹說,今年在對全市數十所小學、初中教學質量監測中,除大東區上園一校一所學校外,其他學校均呈現出女生成績高於男生成績的情況。而上園一校男生成績反超女生現象,或歸結於該校注重體育鍛煉的結果。
原因:目前教學對男生關注度不夠
今年,北京師范大學和沈陽市教育研究院分別從各縣區挑選出4至6所中小學,針對四年級和初二學生的主要學科進行監測。其中小學四年級6134人,初中二年級8428人。監測數據顯示,在學業成績方面,除大東區上園一校外,其他初中、小學均呈現出女生成績高於男生的情況。
“義務教育階段,女生成績總體好於男生,全國基本都是這種情況。”徐碩副院長說,存在這種問題,主要原因是對男生的關注度還不夠。女生比較擅長言語和情感的表達,在書本學習方面較有優勢,而男生則更擅長數學、視覺空間,更喜歡體驗式學習,但目前的教育依舊比較重視書本,忽略了體驗式學習,也忽視了男生的很多特點。此外,男生普遍比女生活潑好動,一天的端坐聽講模式讓他們很難不走神,因此最終在成績顯示上就有所差距。
徐碩認為,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找到均衡的教學方式,還要建立正確的評價機制,讓男生有展示的平台,找回自信心。
調查:家長和環境影響男生成績
女生學習成績普遍比男生高,是否因為女生更有上進心呢?沈陽市126中學國家級優秀課教師卞海蓉認為,男女生的上進心差別不大,成績有差距的主要因素是家長和環境影響,比如女生家長在培養方式上,往往很細致,會注重培養自主、自強的良好習慣以及綜合能力,而男生家長的培養方式普遍是“粗線條”的。此外,由於中小學階段女生普遍比男生懂事、聽話,在晚會、演唱活動上,也比男生喜歡參加,容易受到老師表揚,因此形成良性循環,學習方面也會要強。而男生因為比較淘氣,容易成為老師的批評對象,久而久之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
“初中課程難度不大,但要求更細心,因此粗心的男生更易吃虧。”卞海蓉說,雖然中小學階段男生會比女生差一些,但隨著年齡增長和心智成熟,進入高中后男女生成績往往會調轉過來。
探討:軍體活動多,男生自信成績高
大東區上園一校是監測的數十所學校中唯一的例外。該校四年級有81名男生、83名女生接受監測,結果男生平均成績高出女生6分,許多班級的學優生往往都是男生。
上園一校校長邱海燕解釋說,該校是全國第一家少年軍校,定期都會開展傳統的軍體活動,男生參與度很高,在活動中比女生更活躍,也展示出更多的自信。如每年9月,五、六年級的學生會進行為期一周的軍訓活動,在最后檢閱儀式上,男生的隊列總是走在最前面,走得最好。近年來學校更是大力增設機器人組裝等科技活動,這些活動深受男生喜愛。此外,在開展大隊會、形象大使評比等活動時,為讓男女生平衡,學校會更多鼓勵男生參加。小學階段男生比較淘氣,教師在對待男生所犯的小錯誤上,也比較寬容。
徐碩表示,此次監測結果得出一個結論,適當的體育鍛煉頻次和鍛煉時間,能夠促進學生語文學業成績的提升。而日前英國的一項研究成果也表明,體育鍛煉有助於提高學習成績。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 李紫薇 實習生 王迪
男孩女孩學習規律不同
據科學研究証明,由於生理結構不同,男女生學習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較多,流經小腦的血量更多。多巴胺可增加沖動和冒險行為的概率。而小腦是控制行為和身體行動的。流經小腦的血流量多,小腦就比較活躍,所以男孩就愛動。這些因素導致男孩在靜坐和久坐的過程中學習能力總體上不如女孩。男孩更有可能從肢體運動中學習。
(二)女孩對聲音的語調特別敏感,而男孩則較差。所以用聽課的方法進行學習,男孩就沒有女孩的效果好。男孩需要更多動手又動腦的觸覺型體驗,以便激發大腦學習的積極性。
(三)男孩與女孩大腦中的海馬(大腦中的一個記憶存儲區)的工作方式也不同。男孩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記住課堂上講的內容。但是,因為男孩的海馬更偏愛序列,在記憶大量序列和層次分類的信息時就非常成功。
(四)女孩在閱讀和寫作上平均比男孩超前1至1.5年,而這一距離從童年早期開始貫穿整個學習生涯。(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 李紫薇 實習生 王迪)
(來源:沈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