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參加榮國府宴會
劉姥姥為賈府的人講民間故事
史上
《紅樓夢》裡的民間草根劉姥姥,是作者筆下一個穿針引線的工具,榮國府人多事雜,“竟如亂麻,並沒個頭緒可作綱領”,不知道該從何處下筆為好,這是藝術創作的一個路障。曹雪芹沒有糾纏在榮國府中,而是從千裡之外小小一戶人家借力,這戶人家成了理清榮國府上下關系的頭緒,這個頭緒就是劉姥姥。
然而,在封建特權社會,渺小卑微如劉姥姥,何以能進入權貴富豪人家,又何以能和權貴富豪人家的巔峰人物積極互動,這當中透視出榮國府高層怎樣的心理?且看分析。
初入榮國府:
王熙鳳不敢輕視民間力量
《紅樓夢》第六回交代,劉姥姥一家人在物質上嚴重匱乏,她靠著女婿女兒度日,女婿狗兒應該是自耕農,有幾畝薄田,溫飽很成問題,轉眼冬季一到,一家人卻無物資過冬。在現有條件下,脫貧看來得靠外力了。男主人狗兒隻會喝酒嘆氣,岳母劉姥姥卻似乎天生就懂吸引力法則,她說:“如今咱雖離城住著,終是天子腳下,這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隻可惜沒人會拿去罷了。”在劉姥姥看來,不要老念叨著自己窮,而是要想著財富的一面。問題是怎樣去獲得財富呢?
劉姥姥給家裡人畫出了一幅接近財富人家的路線圖:從狗兒的祖父出發,狗兒的祖父曾在京城當過一任小官,和王熙鳳的祖父套近乎認了同宗。吸引力的源頭就在這裡,這是遠的路線圖。近的路線圖呢?劉姥姥曾經和王夫人的陪房,賈府田租管家周瑞的老婆,也就是周瑞家的,有過來往。
路線圖顯示著向榮國府靠近的可能性,劉姥姥很有民間智慧,她要把這可能性變成現實性,拿出了莫大的勇氣,帶著孫子板兒勇往直前,前往榮國府。
這是劉姥姥家單方面的願望,榮國府那邊接納與否?給不給面子?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劉姥姥第一次去就受到了賈瑞家的禮貌招待,居然還見到了賈府的高層管理王熙鳳,獲得了接濟。賈府為什麼有這種姿態呢?
劉姥姥帶著孫兒第一次見到周瑞家的,對方卻半天才想起來有這麼個窮朋友,老半天認出來之后為何還是很禮貌地接待了呢?看書中的交待:“隻因昔年他丈夫周瑞爭買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兒之力”。
賈府和民間的互動
周瑞是替榮國府管理田庄的,而田庄就是榮國府主要的收入來源。《紅樓夢》第53回也有交代,榮國府名下一處田庄的管理者烏進孝,來榮國府交租,所交物件有“各種米糧共110000斤多,薪炭33000斤,豬、羊、鹿、獐、?等牲畜310頭、雞、鴨、鵝、貓共1000隻、熊掌、鹿筋、海參、牛舌、蟶干等干貨2350斤………”
而榮國府其他的經營項目都是虧損的,可見田庄收入是榮國府的生命線。而這條生命線不可能像真金白銀鎖在家中的櫃子裡,或者放在錢庄裡,它們都是民間的土壤,因此不可能和民間脫節。民間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很可能對榮國府的田庄就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例如賈府的田庄管家周瑞就因為田地糾紛,請狗兒幫過忙,狗兒雖然不是什麼上得了台面的人物,但關鍵時候幫賈府吆喝兩句,幫著扔兩塊板磚也好啊。
因此,周瑞家的不敢輕視,接待了劉姥姥。而位處高層的二奶奶王熙鳳,在根本不了解對方是哪門子親戚,“連影兒也不知道”的情況下,為何也放下架子接待了劉姥姥呢?其實可以看出王熙鳳對民間力量也是不敢忽視的,看她跟劉姥姥的講話吧:“親戚們不大走動,都疏遠了。知道的呢,說你們厭棄我們,不肯常來。不知道的那起小人,還隻當我們眼裡沒人似的。”聰明的王熙鳳,是借劉姥姥這張嘴巴,去向賈府窮親戚窮鄉親們表態:我們還是在乎你們這些窮親戚的。
劉姥姥拿著二十兩銀子的救濟,歡歡喜喜回去了,在鄉裡肯定沒少說榮國府的好話,而王熙鳳在乎的,就是這個口碑。
二進榮國府:賈母想要孫輩們接地氣
經濟上實現了小翻身的劉姥姥帶著孫子帶著土特產上門謝恩。而這次她與榮國府的接觸更深入了,居然和高富帥白富美們的老祖宗——賈母,成了好友,成為座上賓。
這賈母動的什麼心思?《紅樓夢》第三十九回交待,賈母剛聽說劉姥姥來榮國府時,她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正想找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所謂積古,就是民間那些陳年舊事兒。這些積古有什麼魅力呢?不但賈母老人家愛聽,而且連富三代們也愛聽,“彼時寶玉姊妹們也都在這裡坐著,他們何曾聽過這些話,自覺比那些瞽目先生們說的書還好聽。”
賈母久處富貴,和民間已經隔膜了,但她早年可能對民間還是有印象的。她將劉姥姥待為座上賓,其實就是想重新接收民間的信息,就是想接地氣,要孫輩們也來聽,就是想要孫輩們接地氣。
因此,賈母邀請來自民間的劉姥姥做客,其實就想進行一次接地氣的熏陶,也算是一次教育吧。這種地氣對於賈府而言,它的魅力在於它的朴素實用,善良敦厚。
為白富美心理輔導
例如劉姥姥信口開河說鄉裡一個九十歲的老奶奶因為積善積德,結果喜得孫兒,這種直線條的好人好報方式,賈母聽著喜歡,連王夫人聽著也喜歡,為什麼?
賈府富貴已極,上層人物擔心的就是富貴能否持久,能否平安,而劉姥姥那種做好事存好念頭,就立竿見影有好報的民間行善思維,給了賈府的女性們很大的心理安慰。
王熙鳳的女兒巧姐身子骨薄弱,易生病,連站在風地裡吃塊糕點都得病,迷信的王熙鳳認為是出生的日子不好。劉姥姥馬上給出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干脆取名“巧哥兒”,這樣“以毒攻毒,以火攻火”,保証小姑娘“必長命百歲”。
其實這個“巧”字是一個心理符號,讓王熙鳳從心理上獲得正能量,民間窮苦百姓祈求改變命運的方式,就這麼簡單,不用很多程序,是迷信方法中的簡便方法,契合了王熙鳳做母親的心理。可以說,劉姥姥成了賈母、王夫人和王熙鳳這幾位母親的心理輔導師。
這算是王熙鳳的一次接地氣,而這次接地氣給了她很大的幫助,當賈府破敗之后,王熙鳳的閨女巧姐差點被六親不認的舅舅推入火坑,就是這位劉姥姥挺身而出,救出了巧姐。王熙鳳只是一次小小的善舉,卻得到拯救女兒的巨大回報,從這裡而言,劉姥姥那種做好事馬上就有好報的行善思維又是合理的。而劉姥姥胡謅的關於一位美女的精靈砍柴的故事,又大大地啟動了賈寶玉憐香惜玉之心,啟動了他對民間女子的同情心,居然興師動眾要去找那位精靈的廟宇。
別小看劉姥姥這個人物,雖然表面上是大家取笑玩樂的對象,卻不知不覺已經成為貴族家庭裡的心理輔導師,其方式簡單而易操作,市場空間還不小。
賈府正在衰敗,賈母心裡像燈籠一樣清楚,她要借劉姥姥這股朴素樂觀勤勞忠厚的地氣,為泡在富貴中的賈府接入一股新的氣息,從民間的智慧中尋找一種溫暖,其實也是尋找心理撫慰。本版撰文/劉黎平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