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上,提起“網絡游戲”四個字,幾乎所有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會長長地“啊”一聲,旋即是一陣“炮轟”。
“我兒子就愛玩游戲,我一有空就盯著他,陪他一起玩。不只是我,很多代表都有類似感受。”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覺得,在網游強大的影響下,青少年的教育問題堪憂。
“我家保姆打工供孩子在縣城讀書。初三的孩子,把家裡給的縣城房租錢拿去玩游戲,3天找不著人。最后退了學。”全國政協委員伊麗蘇婭說,缺乏有效監管的網游市場將會阻礙青少年健康成長。
“我們單位剛進來的年輕人,隻要一下班,就上網玩游戲。他們還都是重點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高美琴說,除監管外,有關部門還應對綠色的、健康的網絡產品予以經費支持等鼓勵,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
“學校裡一個挺好的大學生,天天不上課,泡在宿舍玩游戲。還挺艱苦,一頓飯就啃兩個饅頭,一杯飲料。”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航空技術中心副主任朴英認識的一個學生,因沉迷網游而退學。她認為,10多年枯燥的應試教育對青少年沉迷網游作出了巨大“貢獻”。
大學生一連串疑問拋向代表、委員
兩會召開之際,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孫騁通過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搭建的與政協委員“面對面”平台,呼吁代表、委員重視“網絡游戲”問題。他還自制了一份《關於限制成人游戲,鼓勵綠色游戲發展的建議》,給每名與會嘉賓都發了一份。
“我,我堂弟,還有其他跟我們一塊兒玩游戲的朋友,都不希望被網絡游戲綁架、沉迷。請為我們呼吁一下,政府有關部門到底能不能做好網絡游戲監管?”孫騁向現場的全國政協委員提議。
在一群專家面前,資深游戲玩家孫騁拋出一連串質疑。“我們大學宿舍裡幾個男生都玩游戲,幾乎搭進了所有的零花錢、生活費。”孫騁投了1000多元,另一個同學給家裡打電話,謊稱要“炒股”,搭進了5萬元。然而,不到3天,幾個室友的賬戶全部被盜,賬戶裡所有東西都沒了,“隻有充5萬元那人拿回了錢,我們其他人,一直到現在也沒著落。同樣是玩家,為什麼沒有平等待遇?”
孫騁注意到,文化部門對網絡游戲色情、暴力有相關的監管舉措,但實際情況是,他接觸到的幾乎所有游戲都是一連串的“惡性循環”:“被心情不好的人罵,被裝備精良的人毆打、侮辱。游戲公司不是有監管嗎?不是可以投訴嗎?投訴了以后,有什麼用呢?暴力玩家還是照樣可以玩,不會封他的號。”
他介紹,盡管文化部門明令禁止網游中出現色情、暴力內容。實際情況是,許多暴力、色情表現得並不明顯,“它只是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植入這種文化,並沒有體現在表面上。”
孫騁還帶來自己堂弟的故事。他堂弟好不容易考上了市重點高中,卻被網吧和網絡游戲給“毀了”,如今輟學在家。“那時他還沒滿18歲,怎麼進了網吧,進網吧不是要身份証的嗎?我再問問游戲公司,你們的防沉迷系統是怎麼設置的,注冊賬戶不是應該輸入身份証號嗎?我堂弟沒使用身份証,也登錄了?這是為什麼?”
學生群體是網游消費“大戶”
《第31次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狀態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絡游戲玩家人數已達3.36億人,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每4個人中,就有一人是游戲玩家。
另一組更加令人揪心的數據是,《2012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網絡游戲用戶中,學生群體約為1.03億,其中未成年人約為5242萬人,約佔學生群體人數的一半。
全國政協委員高美琴在聽說這組數據后張大了嘴:“我知道現在很多年輕人沉迷玩游戲,不知道有那麼多人都在玩。”
今年兩會,高美琴帶來28個提案,其中6個重點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話題。她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對網絡游戲市場進一步規范,並對“綠色產品”和“成人產品”區別對待。
“綠色的、有益的游戲,應該扶持,孩子玩起來不收費﹔成人游戲,那些有暴力、色情的,要嚴格審查,出了問題就重罰。”這條建議,源自高美琴剛剛從專業人士處獲得的一則信息。
此前,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公布的2012年《中國游戲綠色度測評統計年報》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其測評的423款網絡游戲中,不適合18歲以下年齡段人群使用的游戲達332款之多,佔總比的78.5%﹔與之相對應的是,用類似的測評標准測評北美2010年上市的1638款游戲,其中95%的游戲適合未成年人,55%的游戲適合全年齡段人群。
與大量成人游戲充斥網游市場相對應的是,成人游戲吸金能力遠遠超過兒童游戲。盛大公司被測評的57款游戲中,有50款成人游戲﹔騰訊公司推出的35款游戲中,有28款成人游戲﹔巨人網絡推出的6款游戲中,全部為成人游戲。
相比之下,經測評“綠色度”較高的13款游戲已經關服停運。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騰訊控股董事長馬化騰說,有些所謂的“綠色游戲”並不適合青少年的喜好,強加一些教育內容進去反而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他指出,理想的“綠色游戲”應該首先贏得青少年的喜愛,“教育引導”的內容隻能潛移默化地添加。
他對網絡游戲標注分級年齡段表示贊成:“可以有一套標准來評價游戲,標注清楚這款游戲適合哪個年齡段人群,作為參考,由客戶自行選擇。”
網游監管對未成年人保護過於籠統
記者了解到,在現有可見的監管格局中,文化部是網絡游戲的“主管部門”。
從事網游運營的企業,必須首先向文化部申請有效期僅3年的《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証》(俗稱“文網文”)﹔其次須符合《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提出的各項條件,其中包括“不低於1000萬元注冊資金”的硬性門檻。國產網絡游戲在上線之前,須向文化部門履行“備案”手續,同時作為“網絡出版物”還要通過原新聞出版總署的前置審批﹔而進口網絡游戲則必須同時完成文化部和原新聞出版總署的雙重審查批准。
記者注意到,《辦法》的第十六條特別強調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要求“網絡游戲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採取技術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的游戲或者游戲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但具體的執行辦法並未找到相關依據。此外,違反《辦法》所需付出的成本也不多,少則1萬多元,多則3萬元。這一數額與2012年中國網游營收的602.8億元相比,違法成本實在算不上什麼。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伊麗蘇婭建議,政府主管部門應當主動擔起責任,“政策要先完善落實起來。定期抽查,對違反規定的游戲公司重罰,罰來的錢用於扶持那些有益的游戲。”
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也說,在營造一個有序的網絡游戲市場方面,政府的責任是第一位的,“孩子由我們家長來教育。但是政府起碼應該告訴我,哪些游戲是適合孩子的,哪些游戲是成人的。不能給孩子玩的游戲,就通過系統設置,把未成年人屏蔽在外。”
“草根提案”的發起人孫騁向行政主管機構提交的建議則更加專業,他建議:
第一,分類對待網游公司。限制成人游戲公司,扶持綠色游戲產業,並委托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鑒別成人游戲與綠色游戲。
第二,加大監管力度。不僅要在游戲運營前嚴格審查,還應對網絡游戲更新進行備案和審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第三,加大處罰力度。按照網游企業某項違規游戲的營收百分比進行罰款,對經常出現問題的不良企業進行重點監管,翻倍罰款。(記者王燁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