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4%只是及格線--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教育投入,4%只是及格線

2013年03月13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龔 克代表:注重素質教育這個主題,教育是“培養”學生,而不是“加工”學生

  周洪宇代表:教育改革要跳出內部改革的窠臼,與相應的社會問題同步推進

  李光成代表:差距在縮小,但教育鴻溝一直存在,今后投入要向薄弱地區傾斜

  1.怎樣用好2萬億?

  4%只是一個及格線,今后要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析

  去年我國年度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總額超過2萬億元,佔GDP比重首次達到4%。

  “4%目標實現,是一個巨大成就。”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代表說,“但4%與世界平均投入水平還有差距。4%只是一個及格線,僅滿足了基本需求,還沒有滿足充分需求。”

  “雖然差距在縮小,但教育鴻溝一直都存在。”雲南省屏邊縣第一中學校長李光成代表說,“比如教育經費的投入,內地與邊疆、城市與農村、東部與西部就不均衡﹔比如教師隊伍建設,邊疆和農村地區的學校很難吸引到好老師﹔比如教育設施,城裡的學校已經有了塑膠跑道甚至是體育館,許多農村學校卻連操場都沒有。未來教育投入,應該向教育薄弱地區傾斜。”

  解

  “4%目標實現之后,依然需要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目前,教育投入欠賬還很多。比如許多高校負債前行,高中也負債1000多個億。債務需要化解,投入必須要跟上。”周洪宇說。

  要重視提升教育投入的使用效率,做到公平與效益兼顧。周洪宇說,“教育發展到今天,由於機會空前增大,基本實現了願意讀書的人都有書可讀。今后要把質量和效益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各級各類教育的質量”。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代表強調:“提高效率,重要的是要讓資金投入更好地適應教育規律。行政管理部門應更多地放權,從大量管審批改為審計監督,進一步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

  2.如何實現教育公平?

  增加優質教育資源,讓教師從校管變為區管,促進教師流動

  析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當前,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和校際之間的差距,仍是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以擇校熱為例,現在有一種‘怪象’:學校效益好,好老師就多,學生質量就相對較高,各種政策扶持上也會傾斜,學校之間‘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李光成代表說。

  “異地高考政策為什麼在北京、上海等地爭議最多?就是因為這些地區的家長擔心原有的機會被壓縮,優質資源被擠佔,這就要求在錄取名額分配等方面進行配套的調整。”龔克說。

  “教育公平首先是一個目標,同時也是一個過程,實現教育公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周洪宇說,教育公平要從機會和過程兩個角度看,不能簡單地看是否享有教育權利,還要看公平在教育過程中推進的程度。

  解

  “建議國家加大對中西部高校尤其是人口輸出大省的傾斜力度,為流動人員子女在家鄉高考提供更多選擇。”李光成認為。

  龔克則強調,要緩解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和需求的矛盾。“以高考為例,目前一類本科的平均錄取隻有8.5%到10%,國家必須從增加優質資源入手,在今后10年左右時間形成一批優質的教育資源供給百姓,力爭使供需關系有明顯改善。”

  “教師流動是促進教育均衡、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周洪宇建議,“首先要實現教師配置的均衡,改變目前的教師管理體制,將教師從校管變為區管,實現區域內教師的可自由調配。對優秀教師給予政策傾斜等,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流動,逐漸彌補城鄉鴻溝。”

  3.改革“堅冰”如何打破?

  教育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要完善頂層設計,與社會問題同步推進

  析

  教育難題為何還這麼多?代表委員們認為:“教育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好解決的問題已逐步解決,剩下來的難題都是硬骨頭,各種矛盾相互交織。”

  “以高考改革為例,就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社會關注度高、政策敏感性強。”龔克強調,目前,仍然是傳統高考錄取制度“一考定終身”。除此之外,還沒有更加公平有效的錄取和評價體系。家長希望孩子進入好的大學,而高考是按照分數錄取,有了這根“指揮棒”,減負就無從談起。

  去年年底,各地紛紛出台“異地高考”政策。“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升學考試,這不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涉及戶籍管理的社會問題,既關乎城市承載能力,又牽涉利益的重新分配,牽一發而動全身。”周洪宇說。

  解

  教育改革“堅冰”如何打破?

  “教育改革要跳出教育系統內部改革的窠臼,真正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時,教育改革不可能單兵獨進,必須與相應的社會改革同步推進。”周洪宇說。

  針對“異地高考”政策,周洪宇認為,教育改革應適當超前於戶籍制度改革,比如,各地政府要科學統計進城務工子女人數,根據本地的教育資源和承受能力,統籌納入到經濟發展計劃中去,並通過積分制等方式,尋找到一個妥善的、操作性強的突破路徑。

  龔克認為,推進教育改革要注意緊扣“素質教育”這個主題,教育是“培養”學生,而不是“加工”學生﹔還要注意把牢方向,這就是“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許博、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