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有雙語的,小學全面學習英語,高考權重和語文數學同等,大學沒過四級不能畢業……16年埋頭苦學英語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是為了幾個考試,一朝畢業還給老師。面對公共外語英語獨大、英語熱到“發燒”的情況,全國政協委員們呼吁給英語熱降溫。
問題 公共外語英語獨大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學黨委書記黃德寬說,絕大多數高等學校的公共外語教學部實際上也就是英語教學部,進而影響到學前教育、基礎教育、繼續教育乃至職稱晉升和求職就業的各個方面。
英語在國際上所具有的通用性地位,使得多數人傾向將英語作為個人外語學習的首要選擇,這是理所當然的,也是無可厚非的。黃德寬說,但是從國家教育政策和外語教育戰略、國際合作和國家文化安全的角度看,如果不能從宏觀上科學規劃外語教育,對公共外語教育單一化傾向的蔓延熟視無睹,聽之任之,后果必將會是嚴重的。
“各類非英語外語教育后備人才的選拔缺乏基礎,”黃德寬說,語言與文化水乳交融,現在英語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從少年兒童開始就在我國各類人群中廣泛傳播,經過近幾十年來的強化,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已是從潛在的變成顯性的,這一點在青少年中顯得尤為突出。
建議 公共外語教育多元化
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將一種外語教育放到甚至超過母語的如此至高無上的地位,黃德寬建議大力倡導公共外語教育多元化,明確我國公共外語教育課採用的某幾個主要語種,重新評估英語教育的適當位置,使外語教育和學習回歸到正常軌道。
問題 苦學英語16年就為考試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也呼吁給英語熱降溫。
張樹華認為,重視和學習英語只是一種手段,可英語在大學中被推到至高無上的地位,過不了四級就休想拿到學位。大學生們隻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學習英語。而對於浩浩蕩蕩的考研大軍來說,英語更是具有“一票否決”的關鍵作用。每年都有很多專業成績優異的考生因為英語沒過線而慘遭淘汰。中國社會形成了這樣一個格局:英語已經在社會裡成了一個資格和門檻。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從小學一路拼殺到大學,16年的英語學習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是為了幾個考試。在全民學習英語的大潮下,2007年中國已有近3億英語消費人口,超過5萬家英語培訓機構,2009年公布的中國教育培訓產業研究報告顯示,英語培訓市場每年能帶來近40億美元的產值,超過中國一個中等城市的年產值,這個數字還以12%的速度迅速增長。
全民學英語的教育方式必然弱化對漢語漢字的學習。對3269人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0.8%的人確認我們當前存在漢語應用能力危機。
建議 中考別考英語 高考並入綜合
“語言是精神存在的家園”,張樹華建議,治理“英語崇拜症”,要確定外語教育中英語與其它外語合理的比重和格局,職稱晉級和干部提升與外語水平要求不應該一刀切,在大學課程中改變英語教學方向和方法,強調外語學習的針對性。
與國際接軌,在大幅度降低中小學生課程數量和課業難度的基礎上,將外語調整到初中一年級,甚至高中以后再開設,中考不考英語,有條件的大中城市可以沿用過去的做法,保留1至2所早期開設外語的外語實驗學校。在高考中要降低外語的權重,現在外語與語文、數學並列三大科目,權重和分值最高,可考慮將外語並入其他綜合科目,除外語專業外降低外語分數的權重。
本報記者孫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