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化”童書泛濫 良師益友為何變“毒藥”?--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成人化”童書泛濫 良師益友為何變“毒藥”?

2013年03月20日09:2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一方面是少年兒童圖書市場令人眼花繚亂,另一方面卻是家長苦於找不到適合孩子的讀物。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少兒讀物“成人化”趨勢越來越嚴重,正侵蝕著他們純真的童心。專家指出,趨於“低齡化”“成人化”的童書市場極大地影響了兒童讀物的質量,亟待政府加強監管。

  童書刮起“成人”風

  “一直以為閱讀是孩子最好的學習習慣,但我最近才發現,孩子閱讀的不少不良書籍,不僅不是‘良師益友’,反而是‘毒藥’。”湖南省邵陽市學生家長何雪華告訴記者。

  何雪華最近在孩子的書包裡翻出一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由於書被翻拍成風靡一時的電影,何雪華對這本書的內容比較清楚,但她同時也驚訝於這樣的青春成人小說怎麼會成為孩子的讀物。

  “兒子愛看的都是漫畫書,內容不是恐怖的吸血鬼故事,就是充斥著整人方法的惡搞情節,而我給他買的名著他翻都不想翻。”長沙市家長鄧嘉宇無奈地說。

  讓楊雪華意外的是,連原來他以為很安全的腦筋急轉彎類圖書,居然不乏“有顏色”的段子。這樣下去,孩子的世界裡究竟還能保留幾分童真?

  不少書籍更讓家長、老師們摸不著頭腦。一本叫做《不倒過來念是豬全集》的書中,內容充斥著是男人必須要學會說40句話、全新高校BBS充滿溫情的50個調情小笑話等內容,頗受學生歡迎。除此之外,類似《驚悚e族》《雞皮疙瘩》和《鬼吹燈》等懸疑、恐怖、暴力的雜志、小說更是校園裡流行的讀物。

  童書創作應“有益”閱讀

  “現在的中國兒童文學界刮起了一股‘成人風’,認為過去的一些作品過於簡單,孩子也應該知道性、知道社會的復雜和陰暗面。”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丁加勇說。正是借著教育之名,這類圖書在市場上彌漫開來。

  “不少童書中滿是惡搞、早戀、暴力懸疑,這些‘快、淺、刺激’的內容,抓住了孩子獵奇的眼球,也打破了孩子的價值觀。”深圳市翠園中學初中部語文組組長李倫琰說。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而早熟,這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因此童書作家不能沉迷於過去的創作習慣和思維,而應盡力滿足新一代孩子的心理、情智需求,創作出適合各階段孩子閱讀的有益叢書。”丁加勇說。

  還給孩子精神“樂土”

  “童書的‘成人化’造成孩子‘被長大’,這樣的現象值得社會反思。”丁加勇說。

  不少專家指出,雖然我國每年新出童書萬種左右,但大多是內容雷同、思想貧瘠、藝術粗糙的作品,真正的“精品”屈指可數。此外,由於市場競爭激烈,一些出版社為了經濟利益,而忽略其承擔的社會道德責任和政治文化責任,追逐市場熱點,跟風出版、盲目引進成為困擾中國少兒出版業的一個問題。在“市場導向”下,兒童文學創作浮躁,從而炮制幼稚淺薄的作品,制造“淺閱讀”,甚至“偽閱讀”,這極大地影響了兒童讀物的質量。

  記者了解到,由於現在並沒有圖書分級制度,沒有規定哪類書籍隻能賣給哪個年齡段的人,所以一些內容看似幼稚,實則帶惡搞成分的成人書籍,很容易被孩子們接觸到,家長也防不勝防。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建議,中國少年兒童圖書出版市場亟須按分級閱讀分類,為不同年齡兒童提供適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也為兒童家長選擇圖書提供建議和指導。

  還有專家建議,政府應通過加強監管,來確保童書市場成為不受污染的“純潔”地帶,還給孩子一片精神“樂土”。其次,對於正規出版但卻一再出現不良內容的書籍、雜志刊物等,政府應加大糾查、問責力度,將其整頓或取締其出版資格。(作者:謝櫻)

(責任編輯:實習生、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