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國際奧委會委員楊揚接受記者採訪。 記者 謝東櫻攝
記者:現在“80后”、“90后”的孩子都很有個性,運動員與教練員之間有時也會發生些摩擦,您覺得面對這些新一代的孩子,如何給他們不同的教育方式?
楊揚:一代一代的運動員都有不同的個性的體現,像我們那一代,相對來說受的教育包括環境都比較封閉,在管理方式上也相對不需要多樣化的管理模式。現在體育已經形成了不單單是為國爭光的作用,同時跟社會的發展,跟市場經濟來結合,對體育運動隊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舉一個比較直白的例子,比如一個運動員在出了成績以后,肯定會有相應的商業活動和社會活動,那麼運動隊的管理如果還是按照以往的封閉式方式,就會傷害到運動員的利益或者權益。所以要在管理方式上與時俱進,給運動員們更多的機會,去保証他的權利和利益。我相信人性化的管理,或者說與時俱進的管理會緩解很多這種矛盾的產生。
當然,體育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尤其是它具有極強的原則性,體育又是一個高度專注的事業,過多的社會活動和商業活動會影響到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除了要給運動員人性化的管理,還要加強他們的職業意識,讓他們明白運動員的價值隻有在賽場上,在運動場上才能體現,要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給關注體育的人們。
記者:運動員們幾乎把自己的青春都獻給他們熱愛的體育事業,對於那些陸續退役的運動員,國家應該為他們做些什麼,給予他們哪些人生和職業規劃的引導呢?
楊揚:2007年開始,國家陸續出台了很多退役運動員的相關政策。國際奧委會在2002年舉辦了世界第一屆運動員大會,我當時有幸作為國際華聯的運動員代表參加了那次大會,當時也是我第一次認識到,運動員退役轉型的問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而並不是一個國家政策的問題所造成的。體育是一個特殊行業,一個運動員的黃金年齡都投身在了賽場上,在他退役的時候基本是三十歲左右,這個年齡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正是積累到一定程度,開始為夢想出發的年齡。而運動員與普通人的正常的成長經歷正好相反,所以這個群體的轉型,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現實的條件上,都有很大的困難。因此在這個問題上,無論從國際奧委會這個層面,還是從中國奧委會這個層面,都開始做了一些調整。2007年,我們有了中國運動員保障計劃,也開始逐步從政策層面以及到培訓等層面做了很多工作。當然,這些年我們也從一些媒體披露中看到有些運動員轉型之后遇到的窘迫的生活,這也是我們感到很遺憾的,但是我們也要理性的分析這個問題他的根源在哪裡。
記者:很多人詬病舉國辦體育的現狀,但同時有些體育項目也面臨著后繼乏人困境,對此你怎麼看?
楊揚:我個人認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特別是像我們那一代的運動員很多都來自普通家庭,甚至是很貧窮的家庭,如果沒有舉國體制我可能沒有機會走向冰場,最后走到世界,舉國體制給我們創造了很多機會,但是隨著國家的發展,興國體制已經出現了弊端。比如,在業余層面的運動員招生生源匱乏,現在一家一個孩子,體育是高風險職業,家長如果有其他選擇的話,他不會讓孩子選擇體育,但這樣會遏制孩子的興趣和天賦。如何通過體教結合的方式讓孩子的興趣和天賦發揮出來,我相信這也是相關部門需要探討的一個問題。
此前,我也提過要保証運動員的九年義務教育的建議,這是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權益,把運動員納入到學校氛圍裡面,一個運動隊不單單能給學校帶來好的運動成績,同時能給學校營造一個很好的氛圍和文化的建設,所以體育和教育的結合是一個必然方向。我希望相關部委能重視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