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成為寄養家庭不容易”——訪加拿大兒童救助工作專家
新華網多倫多1月15日電(記者張子倩)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加拿大兒童人口最多的省份,該省兒童救助協會聯合會主席瑪麗·巴蘭坦近日就兒童救助服務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為保証被寄養兒童在寄養期間的生活質量,省兒童救助協會對寄養家庭制定了嚴格的篩選標准,寄養程序十分嚴格,成為寄養家庭不是一件容易事。
加拿大孤兒和棄嬰發生率很低,家庭暴力、兒童虐待和未成年父母是兒童救助發生的主要原因。由於大部分被救助兒童的生父母健在、政府救助多是短期行為,因此加拿大政府不設集中安置需要救助兒童的政府福利機構或批准成立私人收養所,主要採取家庭寄養和領養的分散收養方式照料這部分兒童。在家庭寄養服務體系中,省級政府是工作主體,負責制定和出台省內兒童福利法規和政策,為兒童寄養提供資金,直接或間接參與兒童家庭寄養的具體工作。
巴蘭坦說,省兒童救助協會是安大略省政府成立的第三方獨立機構,在省政府的監督下執行政府對兒童救助的具體工作,辦理被援助兒童的報送、登記、移交、收養等。省政府每年為機構撥款14億加元(約合88.2億元人民幣),這些資金通過兒童救助協會聯合會發放到45家地區分會。
據巴蘭坦介紹,省兒童救助協會接到的大部分報案為家庭暴力類案件,約90%的案件經工作人員現場調解后可以解決。一般來說,協會在接到本地區的兒童救援線索或報案后,會首先派工作人員前往涉案家庭調查情況,為涉案家庭提供必要的現場幫助。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工作人員會為兒童聯系親戚家進行短期照料。照料結束后,如果生父母仍被認定無能力照顧子女,工作人員會為兒童安排短期寄養家庭,辦理3至5年的寄養手續。寄養期滿后,工作人員會對被寄養兒童的生父母進行撫養能力評估,評估合格的可以認領回自己的孩子,否則協會將為孩子安排長期穩定的收養或寄養家庭。
巴蘭坦強調,對於因身體疾病、貧困等特殊原因不能對子女履行撫養義務的父母,協會會在兒童被短期照料或寄養期間為其提供生活、經濟等方面的援助,幫助有困難的父母盡快有能力撫養子女。
為保証被寄養兒童在寄養期間的生活質量,安大略省兒童救助協會對寄養家庭制定了嚴格的篩選標准。巴蘭坦說,為確保兒童在寄養家庭獲得良好照料,協會在收到有寄養意願的家庭提出的申請后,會對申請家庭進行家庭狀況調查,從家庭成員背景、住房條件、家庭教育水平等各方面對申請家庭進行審查。審查合格的家庭還要參加協會組織的寄養家庭培訓,學習照料寄養兒童的專業技能。通過最終評估測試的家庭才能獲得寄養資格。
協會工作人員會定期對寄養家庭進行家訪,評估寄養家庭的表現,監督寄養家庭履行寄養義務。在家訪期間,工作人員會與被寄養兒童和寄養父母分別談話,暗中觀察被寄養兒童在寄養家庭中的表現。
巴蘭坦特別提到了兒童救助協會對患病或需要特殊照顧兒童的照料。她說,對於無法在普通家庭中寄養的特殊兒童,協會為他們安排了“群居家庭”。每個“群居家庭”由4到8名兒童組成,由協會工作人員親自照看,在“群居家庭”中分別接受治療。
在談到如何進一步完善安大略省兒童福利制度時,從事多年兒童福利工作的巴蘭坦認為,加拿大沒有全國統一的兒童福利法,各省兒童福利法規定的兒童年齡范圍不同,容易忽略部分應受保護的人群。巴蘭坦說,目前安大略省的最高兒童福利法《兒童和家庭服務法》適用於16歲以下兒童,建議政府對16歲至18歲未成年人制定更多保護措施和援助項目。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