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1月13日,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文字學家、經濟學家周有光度過了他108歲的生日。上世紀50年代,周有光先生因為主持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而被稱為中國的拼音之父。
長壽秘訣在於常思考
記者採訪當天正是周老的生日,雖然已經108歲高齡了,但當問及他為什麼能夠這麼長壽時,周老幽默地說:“我想上帝太忙了,把我忘掉了。”108歲的周老一笑就用手擋在嘴前,那樣子愈發有種頑童般稚氣。
老人除了聽力不太好外,其他都非常健康,至今每天還能用打字機寫文章,百歲之后還出過好幾本書。周有光:“老年人一定要多用腦筋,多用腦筋是長壽之道。”
因責任而轉行 不計名利、不圖富貴
因為曾經發表過一些關於拼音和文字改革的文章,1955年,周有光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邀請擔任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委員,但其實拼音只是周老的業余愛好,他的正業是經濟學。
周有光:我是從國外回來在上海復旦大學教經濟學的,這個東西(漢語拼音)我也就業余搞的,我是外行,領導說這是一點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
當被問到為何還放棄在上海很優厚的工資待遇時,周老說:“那倒無所謂的,因為我在美國的工資更多嘛,我假如為了錢我何必回來呢?回來苦一點無所謂,隻要能夠對國家有點好處,那是我們應當有的責任。”
正是這責任二字讓周有光沒有猶豫的轉了行,1958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漢語拼音方案決議,同年漢語拼音成為全國小學必修課。
周老同樣也是一個淡泊名利之人,記者曾問道:年輕人每天用電腦要打拼音,但是跟他們提起您的名字知道的不是很多時,周老的話竟顯得異常的朴素與純真:“用不著知道我,他隻要學了拼音就好了。”回答這個問題時老人是一臉的喜悅,眼神中透露出的是洗盡鉛華后的從容和淡定。
雖然周老已經108歲了,但當談到未來的規劃,周老依舊樂觀積極:“我現在不能做五年計劃,我隻能做一年計劃了,就是繼續看書,繼續寫雜文。”
讓我們祝願周老健康快樂,他的樂觀豁達,必將讓生命之光長久不息。(陳彥旭 康雪)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