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該不該有寒暑假--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幼兒園該不該有寒暑假

2013年01月14日10:15    來源:中國教育報    手機看新聞

  禹天建 繪

  寒假馬上到了,近日某地取消幼兒園寒暑假的做法引起熱議。放不放假沒有定論,需要因地制宜。但是通過寒暑假取消的事件,提醒大家關注幼兒教師特別是非編制教師的福利待遇,提醒家長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家長對孩子成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們邀請了家長、幼兒教師和園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以及教育專家參與討論。

  ■主持人

  本報記者 常晶

  ■參與討論嘉賓:

  周志理 浙江省諸暨市幼兒家長

  趙白楊 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中心幼兒園教師

  劉建寧 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北海幼兒園園長

  樊青芳 河北省邢台縣幼兒園園長

  張振升 山東省安丘市教育局研究室主任

  劉 霞 四川省宜賓市江安縣教育局

  張翔升 山西省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系

  休息對孩子身心發展有益

  取消假期對孩子意味著什麼?

  主持人:對比放假與不放假,孩子有哪些明顯的差異?

  趙白楊:寒暑假對孩子身心發展非常必要。每天七點多起床,全天大部分時間按統一的步調生活、學習,對於3-6歲的兒童來說其實並不輕鬆。經歷了4個多月的緊張節奏,需要有一段合適的假期讓孩子放鬆身心。尤其寒暑假是一年中最冷和最熱的時段,對於3-6歲的孩子,在這種極端天氣裡由家人照看,是比較妥當的。

  周志理:暑假時,女兒在鄉下姥姥家住了一段時間。女兒跟著鄉下的好朋友小葉子學會在單雙杠上玩,不僅能靈活的爬上爬下,而且能雙腳或直腳勾住,身體倒垂下來倒挂金鐘。她學會了騎自行車和小葉子一起在鄉間小路上瘋騎。這在幼兒園老師眼裡,唯安全第一的宗旨下,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等到暑假結束回來的時候,女兒皮膚晒得黝黑的,運動量增加了身體比以前更健康了。一講起暑假的日子,她就眉飛色舞,開心得不得了。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生活的內容博大無比,暑假讓孩子走進自然,走進社會,就像在游泳中學游泳,在開車中學開車,這是一種自然、快樂而有效的教育。

  樊青芳:我們園幼兒家長多是上班族、打工族,他們更願意讓暑假開班。這樣幼兒不用送回老家,幼兒在園條件比老家好,生活有規律,還能學到一些東西,關鍵還是安全有保障。

  送回老家的幼兒,爺爺奶奶極力寵著,幼兒園培養的禮貌、禮讓丟了,生活規律全被打亂了,暑假后回園早晨起不了床,晚上纏著父母不睡。還有部分幼兒回去跟著哥哥、姐姐們一塊玩,見到學到很多幼兒園沒有的東西,但是缺少安全意識,出現很多從樹上摔下來了、掉到河塘裡了的痛心事故。孩子回到幼兒園肯定長壯了,但一張口臟話就來了。於是開園后對於這部分幼兒我們就要開展針對性活動,但糾正起來相當費勁。

  家長,還是孩子

  幼兒園要以誰為本?

  主持人:一些家長認為,面臨生存的壓力不能不上班陪孩子過寒暑假。幼兒園作為隔代教育、保姆、幼教機構等第三方主體中最科學、健康的教育主體,應該承擔起這份重要責任。家長支持不放暑假,是在尋求一個更好的教育方式,還是在推諉本應的責任?

  張振升:幼兒園放假以“家長為本”,恐怕多數人不為理解。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多為3-6歲,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是一刻也不能離開教師或家長看管的。孩子放假,如果家人忙於工作一旦出現孩子無人看管,恐怕連最起碼的生命安全都難以保障,幼兒保教質量更是無從談起。

  有效化解上述矛盾,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家長為本”,從孩子家長工作的實際出發,鑒於家長們工作性質的不同,臨近假期前,各幼兒園征求一下家長的意見。對有假期的家長,可根據家長放假日期及時間調整幼兒放假時間,讓幼兒放假時間與家長放假時間同步。

  劉建寧:幼兒園該不該放假,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誰來陪伴最有益。家長、老師和第三方(包括老人、保姆等)中,這個取舍是順延的。

  家庭中如果有一位家長不工作隻照顧孩子,其家庭的生活質量會下降很多,同時也會出現一些家庭和社會問題。因為當母親做全職太太,假如從27歲生育到34歲孩子入小學。7年的時間,她的社會角色欠缺、自我價值受到壓抑,與社會和外界生活脫節,這本該是她事業發展的黃金期,當她重新回到職場,需要一切從頭再來。

  幼兒園放寒暑假,很多家庭要在老人、幼兒園、保姆、社會親子機構中做出選擇。那麼回到開頭的問題,誰的陪伴最為有益,答案無疑是幼兒園教師。幼兒園承擔起寒暑假繼續辦學的任務,是幼兒園社會責任和服務意識的體現。

  劉霞:“服務”與“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把學前教育定位為“服務”,以方便家長為核心,我們還有必要提“保教質量”嗎?“以人為本”絕不應該隻以家長為本。孩子最需要、最不能取代的是父母,孩子心靈的成長需要親情的滋養。如果以工作為由推卸責任,無疑是種悲哀,是對孩子極大的不負責任,更是對教育的不尊重。對於小孩子來說,“愛等於時間”。對比美國等其他國家的情況,中國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幼兒園,在家的時間已經很少了。另外,中國的家長真有那麼忙嗎?我還相信這個說法:一個人有沒有時間去做一件事,是由這件事在他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決定的。

  教師是否理所應當享有寒暑假

  取消假期是否違背教師法,違反教育規律?

  主持人:根據《教師法》規定,教師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沒有寒暑假制度,是否直接影響到了教師的福利?

  樊青芳:針對暑假班,由於人少了,教師開始輪休。教師配班情況我們採取“一老帶兩新”,由於我們縣2003年以后沒有分配過教師,新教師多為聘用人員,上班有工資,不上班就沒有工資,所以往往是在編教師輪班上,暑期能休息一個月時間,聘用教師正常上班。

  張翔升:帶薪休假是教師法賦予的特殊待遇和合法權益,不容侵犯。帶薪休假,不是中國教師的專利,國外教師也是如此。這些假期的設置既是教學經驗之智慧結晶,也是符合兒童和教師教學規律的科學安排。美國伊利諾斯北部大學和多米尼加大學的調查顯示,教師在工作2個月后壓力明顯增加,在4個月左右達到極限,不僅教學效率下降,教學事故率也會升高。幼兒教師的辛苦是很多職業無法比擬的,比如說一名幼兒教師每小時彎腰的次數至少在百次以上。我曾做過一項對142名骨干幼兒教師(來自92個園所)生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根據統計數據:發生頭痛、腰痛、胃痛的各佔56%、57%和62%,而喉嚨經常感覺哽塞的達70%。

  教師需要一個生理和心理的短暫放鬆的機會,他們需要去開闊眼界、自我充電,否則就會被日益“聰明”的兒童問倒。如果說個別園所為了某種原因剝奪老師休假,教育行政門不該將此作為其“合法”后盾!

  劉建寧:有人認為沒了假期,就沒有職業尊嚴感了。一個人的尊嚴感來自於社會、他人和自我的認可,教師的尊嚴感也不可能單從假期一方面體現,況且中小學和大學教師的假期也不完全相同。幼兒園孩子不放寒暑假,老師們也不一定沒有享受到寒暑假,幼兒園是按照8:1的生師比例來安排教師的,來園的孩子少,需要的教師相應也少,幼兒園可以安排老師輪休。對於民辦園來說,孩子的出勤對教師待遇影響很大,大多民辦園的教師有了假期沒了工資,這樣的假期,老師們也不會喜歡。

  主持人:幼兒園放不放假,也許是表面的形式問題,這個形式之下更深刻的問題是什麼?

  劉霞:個人認為,更深刻的問題是對幼兒教育的理解。幼兒園到底只是看護、服務,還是教育?如果只是看管孩子,隻為家長提供方便,那麼,幼兒園可以不放假。何況,有的幼兒園裡臨時聘任的教師放假了沒有工資,如果不放假可以讓他們有收入也是一舉兩得。但如果是教育,家庭教育就不能缺位,尤其對於年幼的孩子,其心理成長需要親情的滋養,享受親情需要時間需要假期。幼兒的成長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關注,把本該由家庭和社會承擔的責任全部推給幼兒園,是極不負責任的做法。別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另一類“留守兒童”。

(責任編輯:袁勃、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