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都沒摸過筆,沒想到今天又坐進了課堂。”7日上午,76歲的魯景秀帶著老花鏡,拿著鉛筆在寫字本上寫“家”字(如圖),和她一起坐在社區“老年小學”課堂的,還有數十名滿頭花發的老街坊。


不識字真無奈
孩子送的禮不敢隨便吃
臨江港灣社區是青山最早的棚改社區,總人數近萬人。居住在此的多是原棚戶區居民。
“來居委會辦事,有的老街坊們連名字都不會寫,隻好由工作人員代寫。”居委會主任金桂華說,碰上去銀行取錢、存錢,對這些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孩子們送的營養品、禮品,我都不敢隨便吃、隨便用,因為看不懂說明書。”街坊黃太婆說。
聽說居委會要辦個“老年小學”,不少人都是第一時間報名。經過幾個月籌備,社區“老年小學”7日正式開學。年齡在70—85歲的30位老人,將認字識字,學習戲曲歌曲、養生知識,了解電器使用知識、出入銀行須知等。“不僅上學免費,還給他們發文具。”金桂華說,費用由社區和街道共同承擔。
課堂上熱情高
主動舉手回答老師提問
開學當天,社區為每個老人發放了書包、鉛筆盒、寫字本。第一堂課是識字課《我愛我家》,來自鋼城第二小學的馬老師精心准備了教案。
“大家家裡有幾口人啊?”馬老師提問。學生們非常積極,不少爹爹婆婆高高地舉起了手。一位滿頭花發的太婆被老師選中。太婆剛准備說,旁邊的幾位老街坊連忙提醒,回答老師提問要站起來。在大家的笑聲下,太婆站起來說:我家五口人,生活得蠻快樂。
識字環節,馬老師在黑板上示范筆畫順序,學生們伸出手,跟著一筆一劃學著寫。在嶄新的寫字本上,81歲的黎三毛太婆,生硬地握著鉛筆,歪歪斜斜地在田字格上連寫了好幾個“家”字。“小時候家裡窮,沒上過學,年輕時上過掃盲班,學的知識早都還給老師了。”黎三毛笑說,現在生活好了,想學點知識,過過好日子。
據介紹,社區“老年小學”學制是一年,除寒暑假外,每月都將上5節課。鋼城二小及紅鋼城街道辦工作人員,都將前來授課。“如果得到廣大居民的認可,我們將繼續開展第二期培訓,並推廣到街道其他社區。”紅鋼城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說。(楚天都市報 記者劉利鵬 通訊員馮婷)
(來源:荊楚網)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