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借考仍需實施細則 評高考“借考”新舉措--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異地借考仍需實施細則 評高考“借考”新舉措

張藝執

2013年01月09日15:47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元旦之前,廣東出台了“三步走”的異地高考方案,事關眾多外來務工子女的升學問題終於塵埃落定。但異地高考方案還留有一個“尾巴”——異地借考,仍需出台實施細則,方能不落入空談。廣東異地高考方案指出,對於不符合在廣東報考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自2014年起,經戶籍所在地省級招生辦同意,可在廣東借考,但須回到戶籍所在省(市)參加錄取。除廣東外,北京和上海今年也有高考“借考”的新舉措。

以前,異地借考只是在統一命題的15個省區中實行,既沒有宣傳也沒有規模,隻有個別地方少數人受惠,而新借考則是在全國31個省市區中相互打轉,可以惠及所有不符合異地高考條件但符合異地借考條件的隨遷子女。異地借考為不符合異地高考條件的外來務工子女開辟了一條升學之路,是異地高考的重要補充,也是一種比較靈活的做法。但異地借考要真正落實,可不簡單,它涉及到兩個省市的招考部門,一個要提供考試,一個要提供錄取,考試與錄取之間還要有效銜接。但事情的關鍵恰恰是各省市招考部門之間的銜接還不到位,從廣東和北京出台的政策可見,都是隻管“考”,而對於“錄”則愛莫能助。

由於異地借考的具體操作辦法是由考生戶籍地省招辦自行確定,目前各省都還沒有清晰的操作方案。所以,異地借考的思路雖好,但仍限於紙面,學生家長都不敢輕易嘗試。異地借考要真正落實,需要出台實施細則,其中核心之處是成績如何折算,比如廣東考生在北京借考了,分數如何折算成廣東成績,這個問題不解決,異地借考就會懸而未決。筆者研究異地借考已有一年多,提出了用比值修正法與比值調整法,來破解各地考卷不同但考分可互用的難題。筆者衷心希望,各地在教育部的統籌部署及協調指導下,盡快發布異地借考的實施細則,從而惠及成千上萬的外來務工子女。

(作者為中國高校招生章程十年評價課題組組長、教育部陽光高考平台特邀專家)

(責任編輯:熊旭、林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