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碼"太欺人微胖尋衣難 清瘦男生"XS"仍嫌大--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均碼"太欺人微胖尋衣難 清瘦男生"XS"仍嫌大

2012年12月24日07:16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商家追求利潤最大化鐘愛生產銷售“均碼”衣 身材“出眾”者煩惱多

  “怎麼好看點的衣服都是均碼號呢,我們這些愛臭美的微胖界人士要怎麼辦?”一篇名為《不要均碼不要均碼!!!胖美眉們都來咆哮吧!!!》的帖子在網絡上引起了共鳴。

  事實上,買不到合身的衣服早已不是極少數人的尷尬,而成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困擾。記者採訪多個制衣廠及商家發現,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他們從設計理念到成衣制作再到銷售環節,每個環節都傾向於為三分之二身材中等的消費者服務。

  合身衣服太難買:絕非少數人的煩惱

  記者隨機詢問了20人,受訪者中有8人表示因為偏胖買衣服時選擇很少,有4人因為身高問題買不到合適的鞋子和褲子,還有2人因為太瘦常常買不到合身的衣服。

  與許多體型偏胖的人一樣,林靈在商場買衣服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沒有你的碼了,最大就是這樣了”。她們更討厭去“大碼店”或者“肥美人”這樣直指胖女人的專門店。

  在買不到合身衣服的群體中,微胖界佔了一大半,但她們絕對不孤獨,與她們有相似經歷的人可不在少數,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太高”和“太瘦”。

  “太高”群體包括了超過1.7米的女生和超過1.9米的男生。蘇虹身高1.76米,在國內買褲子經常試穿無數卻一無所獲,明明腰圍特別合適,就是褲腿短一截。還有“太瘦”的人們。易天是典型的廣州男生,清瘦的身材,1.72米的個子,體重一直維持在110斤以下,他表示自己穿著“xs”的衣服還嫌大。

  在海珠區經營服裝店的王菁菁說,在她店裡最難買衣服的一類人,其實是胸圍較大的女性,擁有D或E罩杯的胸圍,明明腰圍很瘦也要買大號的衣服,如果沒有有彈性的襯衫,就很難找到合適的。

  商家表示很正常:尺碼少容易賣好賺錢

  市場上衣服尺寸的設置,幾乎完全取決於生產者,即服裝企業或廠家。吳飛是一位從事服裝行業多年的商家,他透露了作為服裝企業最真實的心態。

  吳飛介紹,現在中國常用的主要有三種尺碼。第一種是根據身高劃分的尺碼,女生的尺碼范圍為155cm~170cm,男生的尺碼范圍為165cm~185cm,每5cm劃分一段,顯然這已經忽略了一部分人群。第二種是按照肩寬劃分,常見於女裝和男式襯衫,尺碼為34、36、38、40、42。第三種是國際通用的“S/M/L”,這是相對粗糙的分法。

  “但商家更喜歡‘粗糙’的尺碼,道理很簡單,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賣出盡可能多的衣服,”吳飛解釋道:“生產155cm和160cm兩個尺碼,如果160cm賣斷貨,155cm剩的多那就會虧,如果隻有S一個碼,把碼數調和到中間,兩個尺碼的人都能穿,那就更有可能都賣出去了。”

  他還補充道,大碼的衣服要耗費更多的材料,但價格卻不會因此增加。

  王菁菁也表示,她的服裝店會適當地配賣一些鞋子,從廣州女孩子的尺碼大小考慮,她一般隻進35、36、37、38四個尺碼,其中36、37兩個尺碼的進貨量會是另兩個尺碼的兩倍。

  均碼是個什麼碼:約能滿足六成人

  而“均碼”的盛行正是這種粗糙尺碼劃分法發揮到極致的結果,“均碼”的說法早已有之,被標為“F碼”,原本指的是“大部分人都能穿的尺碼”,近年來越來越流行,主要是集中在批發型服裝市場和淘寶店。

  在記者採訪的服裝店鋪中,一般來說均碼對應的是“中等身材”,以腰圍27~28英寸為標准制作衣服,但為了更多的人合適穿,會傾向設計成肩部略窄,下擺比較寬鬆的款式。這樣的款式能顯得人高挑,而且腰部和肩部的特殊處理讓大多數人能穿上。

  淘寶賣家小呆說,一件均碼衣服的尺寸彈性很大。以她店裡一件冬日熱銷的粉色毛衣料連衣裙來說,標稱為均碼,但在購買這款衣服的買家評價中,一名身高1.58米,體重88斤的買家和一名身高1.68米,體重130斤的買家都表示“衣服很好”以及“合適穿”。小呆解釋這是因為這款連衣裙是直筒款式,所以大部分女孩都合穿。

  網絡上盛行的均碼衣服讓不少人很困擾,因為“均碼”買錯衣服的不在少數。所以小呆提醒買家,因為現在網上的均碼各種各樣,有些店家把隻有一個尺碼的斷碼衣服也作為均碼銷售,而且還不標准尺碼,這種情況就要求清楚自己的尺寸事先詢問才行。

  一家主做日韓潮流服飾的店主還告訴記者,本土生產的大量韓版衣服隻生產均碼,這樣一來,隻需要打一個版,很少有買家會費事重新設計尺碼不同的樣板,他覺得這也是均碼衣增多的原因之一。

  他山之石:國外女裝細分“少女”“女士”

  各國的服裝尺寸各不相同,可以說相當復雜,但其中美國和日本相對更有代表性。美國的服裝尺碼分得很細,同樣是女裝,根據年紀,也分為“女士尺碼”、“少女尺碼”。

  日本對尺碼的劃分得更詳細一些,而且日本一直比較注重推出“特殊尺碼”的服裝滿足更多元化的需求。例如“標准身高稍微豐滿者”及“較高身高稍微豐滿者”、“袖長比通常尺寸多3cm”等特殊尺寸,還有根據胸腰差這一體現身材曲線的數據再劃分模特、合體、寬鬆三種類別。(文/記者楊洋 實習生陳琪)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林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