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六下午两点,在西部城市贵阳,10个年轻人会放下各自手头的工作和娱乐,聚到一起,进入共同的相声世界。他们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春黔社”。
每每排练开始,大家总会提高嗓门,模仿着老相声艺人,用行内术语提醒刷着微博的队友“溜活儿啦!溜活儿啦!”之后,大家身上的T恤牛仔裤运动鞋都会变成长衫大褂黑布鞋,嘴里的贵州方言变成地道的京腔京韵,前一分钟还讨论的八卦,一下子就变成相声段子里的“包袱”。整个下午,所有人都像换了一个频道,从时尚青年变成想象中的“相声表演艺术家”。
晚上七点半,是他们每周一次的相声演出时间。因个子矮而屡屡被开涮的“调话筒艺术家”穆伍、操着“郊区口音”带有“浓浓乡土气息”的东科、擅长快板和绕口令的“台帅”高振洋都是“春黔社”的台柱子。到今年,这个成员平均年龄25岁的相声社团已经生存了6年。
大学生说相声创业
2007年,同在贵州民族学院(现贵州民族大学——记者注)读书的天津人洪方舟和河南人穆伍凑到了一起,因为痴迷相声,两人迅速“搭伙”成为一对相声搭档,还在学校成立了戏剧社团。
社团很快吸引了同样爱好相声的丁阳和陈丹,“在贵州的大学里找一堆听相声看热闹的容易,找俩会说的真难。”洪方舟回忆,那时四个“香臭味儿都相投”的人在校园里到处表演,他们迅速火了起来。
在相声的行业术语中,“瘟”、“泥啦”代表观众对一段相声反应平淡,逗乐效果不好,在学校里,四个人的演出从来没有“瘟”和“泥啦”的担心。渐渐地,校外的一些小型商业演出也会主动邀请他们登台表演,同时奉上一笔“让穷学生满意”的劳务费。
2008年,即将毕业的穆伍和洪方舟都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回家找工作,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继续说相声。最终,四个人达成共识:在贵阳城以相声创业。
没创业资金、没市场分析、没固定的演出场地;不知道谁是法人代表谁是财务、不知道哪有市场哪能盈利。在这座大多数老百姓分不清台上两人谁是“逗哏”谁是“捧哏”的西部城市里,他们的相声创业梦开始了。
四个人的创业起步从拜师学艺开始。
在相声行当里,没有拜师的相声演员称为“空码儿”,四个人认为,提高表演水平得摆脱“空码儿”。辗转来回,他们拜在定居贵阳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刘长声先生门下,按照师承辈分,刘长声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的师哥。
2009年,他们把自己的小剧场演出计划告诉了刘长声,换来的却是刘老一句“你们还不成熟”。为了证明给老师看,四人联系了“校园专场演出”,在学校里的表演依然是次次满堂彩。表演中,同样酷爱相声的贵州师范大学学生高振洋加入了团队。
一片叫好声加上各方帮助,2009年12月19日,“春黔社”正式开始每周六晚在茶馆演出。
直到这时,他们依然不知道市场在哪、该怎么经营。只是在身边朋友们的支持下,前几场场场坐满,一场下来能赚到大约1000元。
好景不长,2010年3月起,来听相声的人越来越少,最糟糕的一场,只有一个观众。当天,“春黔社”准备了五个节目,才说到第二个,唯一的观众去洗手间之后就再也没回来。
眼看着站在台上的高振洋要流眼泪,同样沮丧的洪方舟对他说:“觉得丢脸了?其实他在教咱们怎么说相声。”
说的乏味,把听众说走了,“春黔社”体会到了什么是相声老话里的“酥年儿”(观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