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姐妹》劇照
《蛇蠍女佣》劇照
《金裝律師》劇照
《機器之心》劇照
看美劇學英語有竅門 專家稱堅持不看字幕
最近,一條名為“這些英文千萬別不懂裝懂”的微信在朋友圈很火,其中提到了很多詞匯的意思實際上與單純的字面理解大有出入,有興趣的網友都表示很驚訝。雖然現在滿大街流行看美劇學英語,可是正確的學習方法也非常重要,比如選怎樣的劇集適合自己,是要看字幕還是不看?另外還有一些小竅門需要注意,以免鬧笑話。
文:記者 曾俊
初級入門
“弱智”肥皂劇
被贊見效最快
不少美劇以精良制作和扎實劇情吸引觀眾,但不少人卻借看劇的機會提高了英語水平。不過,在入門之時,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劇集變成了關鍵的第一步。有美劇達人推薦,看劇學英語的人可以按階段學習,被稱為“弱智”代表的肥皂劇恰恰是入門級見效最快的“優質教材”。而難度越高的多半因內容枯燥,學習者很容易中途放棄。
一般來說,初學者可選擇那些與日常生活比較貼近的情景劇進行學習,而且每一集時長在22分鐘左右,會讓你感覺輕鬆,能滿足會話的基本需要。比如經典美劇《老友記》、如今最火的《破產姐妹》都是突破自身發音和對話的優質選擇。劇中大多是主角在聊天,語句簡短、詞匯簡單,信息量大且密集,加上話題貼近生活,有豐富的俚語、笑話、流行語和文化背景知識,很適合初學者:比如點餐是漢堡還是牛肉,逛街時說哪件衣服好看、價格怎樣,倒垃圾時認准垃圾桶等話題都很實用。
竅門
克服母語依賴症
必須對自己“狠”一點
有人調侃指出,並非所有的美劇都能成為學習材料,“《24小時》這樣的動作片,那你基本會講一口流利的‘呯’‘轟’‘啊’之類的開槍爆炸聲英語。”同時,要想真正學東西就盡量不看字幕,克服自己的母語依賴症。開始當然會很不習慣,甚至完全聽不懂都不要緊。有網友在論壇發帖自述學習心得:我一年前看《緋聞女孩》隻能懂差不多60%,但我堅決不看字幕,做英文聽寫,每星期大概5分鐘的量,然后反復跟讀,聽不懂的就堅持再聽。總之“精聽”加大量“泛聽”,自然有效果。
暨南大學英語系的李老師建議,最好每集多聽幾遍,然后去找有英文字幕的版本對照來看。同時,還要辨認初次聽不懂的單詞是怎樣發音的,注意積累常用的詞組和句型﹔還可以用某些美劇中的開篇或結尾獨白練習聽寫,“必須要花一點工夫,如果不給自己定下‘狠’目標而僅作娛樂是不行的。”另外,他認為多認識屬於日常的用語也很重要,比如各種常用縮寫。
中級進階
《女佣》《醫生》
讓你口語夠地道
到了中級階段,就可以選擇故事性強的美劇,這類劇在45分鐘左右,情節交代比較詳細,發展相對慢,能在一定程度上考驗學習者的耐心,比如之前的《絕望主婦》、《欲望都市》,以及今年夏天的《蛇蠍女佣》、《情婦》等,講述的是美國中產階級的家長裡短,用詞和語言都非常標准、地道,有不少的長句使用,也不止是簡單對話敘述某一件事,而是涉及到觀點、情緒等的表達。
對懷著明確專業目標的人來說,清晰類型的職業劇是首選項。這些劇充斥著很多專業術語,而且邏輯推理明顯,每一集不超過60分鐘。如理科生可以把《生活大爆炸》當成聽力材料,因為裡面4個天才科學家口中吐出太多物理、數學知識﹔醫生戲《豪斯醫生》、《實習醫生格蕾》等,而對刑偵感興趣的宜選擇《犯罪心理》、《疑犯追蹤》,向往科幻的則選擇《神盾局特工》、《機器之心》,對時政、法律好奇的就選擇《國土安全》、《白宮風雲》、《金裝律師》、《紙牌屋》、《黑名單》等,這些劇也有一些娛樂性,不會讓你感到過於疲勞。
怎樣避免會錯意?
怎樣避免會錯了意而鬧出笑話?李老師說這沒有絕對規律,“看美劇學英語,能發現那些平時我們熟悉的詞在不同場景中有不同表達﹔也要把詞匯(尤其是組合詞匯)放到具體的情境中去理解,一般都不是單純的字面意思。”他認為,從最熟悉的單詞開始猜意思,更容易發現趣點,堅持下來也就不難了。
李老師還舉了幾個可能鬧笑話的例子。工作很勞累,有時會出現“黑眼圈”,中國人常譯成“panda eyes”,似乎很形象,而實際上,在英語中它的地道表達是:“bags under your eyes”,即“你有眼袋了”。“黑眼圈”更加不能用black eyes表達,它的真實意思是“挨揍變得烏眼青”。
又比如bye這個很簡單的單詞,連小朋友都會說bye-bye來告別,可在美劇中很少這樣說,“一般很難再見面了,才會用到這個詞,現在都說see you之類的”。再比如broken的常規意思是壞掉了,可在美劇中經常會聽到“have a broken”,此時的broken就是“休息”。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