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聚焦高等教育改革試點③

對外經貿大學探索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讓每個學生成為精品

趙婀娜

2013年12月05日07: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精品(教育視界·聚焦高等教育改革試點③)

  對外經貿大學首屆榮譽學士班畢業生。

  資料照片

  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對於高校來說,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是准確定位,辦出特色、辦出風格。在發展過程中,是追求大而全,不斷擴充學科方向和專業設置,還是追求小而精,憑借精准的定位培養專而精的高水平人才,不同學校有著不同的定位與選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實踐中選擇了后者,並探索出“三位一體”的精品人才培養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編 者

  中國,北京。有這樣一所特殊的大學。

  說其特殊,是因為這所大學地處北京的三環與四環之間,寸土寸金之地,學校不大,佔地僅500余畝,可謂精致,甚至袖珍。但就是在這樣一塊小巧的土地上,竟然有著極高的“產出率”,產品就是人才,作為精品的人才。

  連續多年,這裡始終保持著高達98%、99%左右的就業率。包括學生就業滿意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滿意率、學生畢業薪水在內的三大指標,均在全國高校中處於領先位置。

  這塊神奇的土地,就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個集精英人才、拔尖創新人才和通用人才“三位一體”的多元人才培養模式,致力於將每一位學生都打造成“精品”的高等學府。

  “苗長得快,離不開厚實的土壤”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成立於1951年,成立之初就是為中國培養外向型經濟的特別人才而專門成立的一所高校。60多年來,為祖國的對外開放事業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一共畢業了近17萬校友,絕大部分活躍在世界經濟貿易金融的學術舞台和經貿實務領域。有著如此歷史的學校,在新時期應該確定怎樣的發展定位?經過反復考量,學校的領航者確定了以國際化為特色,培養精品人才的發展方向。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學校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力求達到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科學素養,提高創新能力。第二,適應市場的變化,圍繞市場的需求和特色培養國際經貿的精英人才。第三,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動手能力強、能夠在世界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施建軍強調。

  “苗兒長得快,離不開厚實的土壤”。為了實現這三方面的要求,學校在學生低年級開展廣博的通識教育,旨在為學生以后的“躥個兒”提供充分的營養、打下厚實的基礎。

  於是,我們看到,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校開設了西方音樂史、中國民樂欣賞、雕塑欣賞和實踐、書法欣賞和實踐等一系列通識教育課程,而且聘請知名教授或藝術家,從文明和文化的層面為學生進行分析闡釋,從藝術實踐的體會中將知識講深、講透。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曾經有國外大學的校長對於外經貿大學讓學生畫畫感到不解,直到有老師向其解釋,“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習繪畫能夠讓學生有布局感和色彩感,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這對於未來外貿和金融行業從業者來說至關重要。而且,在這些課程中,學生也能體會做人、做事的藝術,有關和諧、有關全局觀、有關輕重緩急和濃淡相宜。”那位校長才恍然大悟,頻頻點頭。

  通過這樣的通識培養,外經貿的學生往往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如溝通表達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變與創新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計劃與組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為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王玲強調,“通識課程是旨在服務於人的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能夠站上國際舞台的更優秀更綜合的高水平人才。”

  高就業率源於高水平的“頂層設計”

  學校發展離不開統籌規劃,人才培養更需要加強“頂層設計”。

  2009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創新開設三語實驗班,創建“經貿+漢語+英語+小語種(法語、西班牙語、日語3種語言中的一種)”的培養模式,從大一新生中選拔優秀學生,培養專業扎實、英語優秀、精通一門小語種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端人才。2013年,首屆三語實驗班學生畢業,46名學生全部實現高質量就業,三語培養實驗班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化人才培養開創了新的模式。

  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根據市場需求推出的人才培養的新的設計方案。為了完成集精英人才、拔尖創新人才和通用人才“三位一體”的多元人才培養方案,學校加強了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雙語課程和全英文課程是學校的一大特色。學校常年開設50余門雙語課程,同時,學生們在“外語+經貿”的培養模式下學習,不僅是單純地學習一門外語,更在語言與文化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專業能力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拔尖創新人才是學校的另一大特色。近年來,學校開設了商務英語、國際稅務、投資學、物流管理、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外包方向)和(國際商務方向),國際政治(經濟外交方向)等專業和專業方向,增加了CFA特許金融分析師、FRM全球風險管理特色班等新的培養方向和模式。2011年還推出一批新的專業方向和培養模式,如英語(財經新聞方向)、國際政治(公共外交方向)等。

  為培養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還為學生提供了十分豐富的輔修專業、雙學位教學計劃,還實行彈性學制,本科生可以跨年度、跨學院、跨專業自主選課、選教師、選時段、選進程。

  就這樣,在這樣一個自由、多元的環境中,學生極盡所能地汲取營養,快速成長。

  把責任感和道德感的培養融入人才培養中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相當大一部分都工作在國際舞台,會代表祖國同其他國家外交與經貿領域的人士同台競技或者相互合作。因此,對於這些學生來說,除了開闊的視野、廣博的知識面、外向的性格、高水平的專業素養之外,還格外需要具備深厚的德行與強烈的愛國情懷。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道德統領人的知識、才能和業績,越是有才華的人越是需要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有才華同時又有道德的人,才可能成為這個社會的精英。責任是人才所具有的第一品德,是人才的各種品德的綱。王玲書記強調,“這一代年輕人要在全球化的大框架下來培養,要讓他們從中國的崛起,而不是找份工作謀生的視野來理解自身擔負的使命。因此,大學不僅要向青年人傳授學科知識,同時還應當把責任感和道德感的培養融入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之中。”

  為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本科生階段設計了“大學生素質養成行動框架”,圍繞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設置了思想引領、通識教育、國際培養、校園文化、社團活動、實踐育人、學術科研、志願服務、就業創業等十大平台。在研究生培養中,採取導師負責制,要求導師必須在對研究生指導的過程中,加強對其職業道德的培養和強化。

  此外,學校圍繞中國社會發展的熱點設立社會調研課題,例如目前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失地農民、留守兒童等等,鼓勵研究生組成團隊申報,學校每年拿出一大筆經費作為支持,並通過專家評議、匯報答辯等形式進行考察。

  “在我國高等教育走內涵式發展並強調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今天,大學教育必須回歸並定位於培養‘人’,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完整的人。在不久的將來,今天的年輕人會站在更大的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從這個意義上講,更需要強調對‘人’的培養,而非單單是‘才’的培養。中國夢的實現,需要的是有夢想情懷且敢於擔當的德才之人。”王玲強調。

(責編:林露、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