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張恆亮:自主招生如何祛除貪腐的病灶

張恆亮

2013年12月04日10:43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最近,在高校招生領域人們最關注的莫過於人大招生處長的貪腐問題了。根據媒體的報道,大部分人認為,自主招生對於招生腐敗有著巨大的推波助瀾作用。一些高校招生負責人員打著自主招生的幌子,為權錢交易大開方便之門。盡管也有觀點認為不宜將板子打在自主招生上,但其理由已經相當缺乏說服力了。這樣的現實,讓那些堅信自主招生的理想主義者情何以堪呢?

為什麼自主招生這麼美好的理想到了我們這裡就變了味、走了樣了呢?怎樣才能從現實走向這一美好理想呢?關於自主招生改革的策略與路徑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嚴峻和殘酷地擺在我們面前。

在筆者看來,首先,高考絕不是一個單純的教育領域的問題,它在本質上是事關個人向上流動、社會資源分配的社會經濟問題,人們對高考公平的焦慮實際上是對社會公平底線的焦慮。因此考察高考的問題絕對不能脫離社會經濟的現實來抽象地思考。

在計劃經濟時代,由於社會經濟的落后及資源財富的貧乏,個人向上流動的路徑相當有限,最主要的就是全國統一高考。在這樣的體制下,國家依照勞動人事計劃制定相應的高校招生計劃,在高考中勝出、進入招生計劃行列的優勝者,自然就成國家干部,發展前景一片光明。這時隻要堅守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底線,就可以大致地實現高考公平。

進入市場經濟時代以后,隨著體制改革的深化及社會經濟的進步,社會資源及財富空前豐富,人們向上流動的路徑被更多地開辟了出來,除了傳統的高考,人們可以通過經商、打工、創業、出國留學等多種途徑實現向上流動,這就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上實現了社會公平。

在這樣的環境下,高考只是個人上升路徑的一個選項,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勢必就會逐步降低,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會以一種理性的心態面對高考,即在實現個人理想的過程中,需要高考才去參加高考,不需要的話就不用參加高考。也就是說,個人的上升路徑已經擴大到按需分配的地步。這樣一來,自主招生的條件就水到渠成了。高校按照自己的選拔標准自主招生,學生按照自己的學業規劃報考學校。

然而,現實並沒有按照人們的良好意願直線發展。進入新世紀以后,社會經濟領域出現國進民退,最具活動的民營經濟出現了大幅度的衰退和空心化趨勢,整個社會的創業、創新精神缺失,絕大多數人都期望擠進國有單位。這樣的社會現實必然就會反映到升學就業領域,民營單位無力招聘,也對學生沒有吸引力﹔而炙手可熱的國有單位面對大量的求職學生,自然就會吹毛求疵,提出一些超出常理的要求,這時學生比拼的常常不是人才性價比這一市場核心競爭力,而是高校出身、家庭背景以至社會關系等與核心競爭力不太相關甚至毫無關聯的個人資源。

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下,名校出身雖然沒有計劃經濟時代的絕對競爭優勢,但依然有著強大的相對競爭優勢,因此對就讀名校機會的競爭就會分外激烈。如果這時再實行所謂的自主招生,就顯然賦予了這些名校招生人員巨大的尋租機會。由於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和制約體系,因此名校招生不腐敗也難!相比對自主招生的制約和監督,實行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統一高考就具有更大的現實操作性。

自主招生肯定是我們的目標和理想,但現實環境不容許我們在名校雲集的一本院校領域立即實行,那麼我們的自主招生改革之路如何走呢?筆者以為,要根據我國市場化改革的進展及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從易到難、合理安排。

目前來講,就是先從最容易突破的地方實行自主招生,這易於突破的地方就是已經不再具有稀缺性的高職院校,由於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按需分配(即錄取時較多的看志願,較少地看分數),這時自主招生就容易實現,現實也是如此,這幾年高職院校的自主招生發展得很快,很多學生隻要通過自主招生考試就直接被高職院校錄取,而這一塊也基本沒有看到社會對其公平性的質疑與爭議。而在稀缺性明顯的一本院校,應當立即停止自主招生,實行全國統一高考,堅守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則。

對於一本院校中綜合重點大學基礎研究類專業甚至應當實行全國統一高考,學生畢業后由國家統一分配到各類科研院所工作。筆者把它稱為免費研究生項目,既然我們國家能承擔免費師范生、免費醫學生的培養,為什麼就不能培養免費的研究生呢?無論是教育、醫療還是基礎研究部門,都是不太容易實行市場化的領域,因此也比較難以通過市場化的方式進行人才配置,這時,政府就應當承擔起培養和配置人才的責任。這一方面解決了此類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也為國家的原始創新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資源。其二,二本院校實行自主招生考試加上統一高考,形式與目前的一本自主招生政策類似。其三,三本及高職院校,實行完全自主招生,即由學校單獨組織考試,自主決定錄取,高職或三本院校也可以實行專業相近的學校組織聯考,以提高招生考試效率。

當然,這只是目前形勢下的制度設計,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和社會經濟的進步,我們的這一制度也應當隨之調整,逐步地在更多領域實行自主招生,以期最終達到完全實行自主招生的理想模式。

(作者系學業規劃與升學決策研究專家)

(責編:林露、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