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你自己起床還是爸媽叫你起床?今天穿什麼衣服是你自己決定還是父母決定?上學時你的書包是自己背還是家長背?近日,上海市閔行區平南小學向三年級學生講授“做負責任的決定”,一個個具體的問題,使學生受到強烈觸動。
從2012年起,閔行區12所中小學試點引入美國“健康與幸福”國際課程,把抽象的幸福理念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操作,增進學生的生命意識、環境意識、誠信意識和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健康發展。這種課程以操作步驟明晰、效果立竿見影,而受到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喜愛。
“健康與幸福”是美國的一門綜合性生活課程,浙江某出版社將其引入中國,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二年級共12冊教材。整套教材圍繞維持和提高一個人健康行為的10項生活技能展開,包括設定健康目標、解決沖突、管理壓力、運用溝通技能、做負責任的決定等。針對學生的年齡層次和發育特點,不同的教材對具體技能各有側重。
“這套教材告訴教師和學生實現健康幸福的方法途徑,通過目標的制定來達成健康合約,真正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比學習和記憶現成的知識結論更有意義。”閔行區梅隴中心小學學生工作部主任唐蓓芸說。她舉例說,教材中講到“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引導學生多使用“我信息”而避免使用“你信息”,可以說“我被撞得很痛、我很生氣”,而少用“你怎麼能亂跑、你不能打我”,借助非常實用的辦法,達到避免沖突、化解矛盾的效果。
閔行各試點中小學對“健康與幸福”課程的內容進行校本化實施,不是當作單獨一門課全盤引進,而是挑選合適的模塊內容,融入不同的課程,由不同的教師講授。該出版社副總編輯邱連根說:“這套教材最突出的特點是可操作性強,通過一項項具體的生活技能,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把學生引向健康和幸福。”
美國麥格希教育測評中心(北京)對閔行區12所試點中小學的評估報告顯示,“健康與幸福”課程不僅對學生理解身體、心理、情緒的整體健康觀念有顯著效果,而且對學生正確理解並掌握健康知識及技能有顯著效果。報告顯示,三年級學生及家長對“健康與幸福”課程都非常喜歡,95%的家長對課程非常滿意,96%的學生說他們通過學習課程在心理健康方面獲得了很大的幫助。
據悉,自今年9月起,閔行區又有13所中小學自願加入試點“健康與幸福”課程的行列,試點學校從而達到25所,參與教師220人,覆蓋學生3980名。(記者 董少校)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