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冰,著名語言學家、英語語法學家、英語教育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鮮有學英語而不知薄冰先生者。《英語語法手冊》、《薄冰英語語法》、《英語時態》……半個世紀以來,他的英語語法專著成為暢銷書,累計銷量均達數百萬冊,影響了幾代人的英語學習,“他寫了我們人生第一本語法書”,這是很多學子的共同記憶。
台灣一家出版機構贊譽薄冰為“5億人口的英文老師,60年來影響中國語言學習的十大人物之一”。
厚往而薄來,隻留一片冰心。作別懷念他的親人、朋友、學子,薄公還是走了。著名語言學家、英語語法學家、英語教育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薄冰最近辭世,留下了他的57部著作,曾經也將繼續惠及莘莘學子。
經常譯介國外傳媒動態的北外教授展江說,自己最初的英文底子,就是靠手抄1975年版的《英語語法手冊》打下的。
一位與薄冰做過多年同事的老教授說,薄冰做學問非常認真,他作為英語語法界的泰斗,還是把精力主要放在對語法教學的研究上,這點堪為楷模。
筆耕不輟
他留下57部著作,對讀者提問有求必應,“過去如此,有生之年也如此”。
薄冰一生筆耕不輟、誨人不倦,著書57部,極為勤奮。他孜孜不倦,數十年如一日,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祖國的英語教育事業。
1982年,著名語言學家許國璋先生如此評價他:“薄冰同志的中英文水平甚高,這也是他在語法或翻譯的教學與研究中能取得可喜成就的基礎。……他能成一家之言並非偶然。”
國內外的專家、學者贊揚薄冰在英語語法研究領域的精辟見解和獨特貢獻。他所著的英語語法高階系列《英語時態》、《英語名詞的數》和《英語冠詞》,得到了英國和瑞典的語言學家、語法學家的高度評價,他們認為薄冰見解獨到,國際上相關領域的學者都沒有這樣的認識深度。
薄冰書房裡有一個很大的卡片櫃,平時他讀書閱報,會將有用的例句和各種語法現象隨手摘錄到卡片上存檔,日積月累,卡片達上萬張,這個“智庫”幫助他成功地完成寫作和講課。據學生席立仁回憶,薄老師每講完一個語法點,就會像變魔術似地拿出一張張卡片與新學的語法點進行比較,其中還會穿插許多語言知識,包括某個單詞的起源、某句諺語背后的故事等。下課鈴響起時,學生們都“埋怨”時間過得太快。學習英語語法本來是件很枯燥的事,但薄冰的語法課卻讓人課前充滿期待,課后意猶未盡。
退休,對大多數人意味著船到碼頭、車到站,應該開始輕鬆、快樂地享受生活了,然而薄冰的字典裡卻沒有“退休”這個概念,他為自己的工作加碼加量。60至90歲的薄冰,在繼續寫書的同時,全身心地致力於英語咨詢工作。他在《學英語》、《英語沙龍》、《英語世界》、《大學英語》等著名英語學習雜志及報刊上開設“薄冰教授答讀者問”、“釋疑解惑”等專欄,親自主筆回答廣大英語學習者的各種疑難問題,影響讀者上千萬,無論是何種程度的英語學習者,都能從他深入淺出的回答中獲益良多。真可謂:人老壯心依舊,白發激情猶在。然而有誰知道他是一位曾患10年肺結核病的老人。
薄冰有一位大連遠親,她來校向一路人打探薄冰住址,路人見其貌似學生,則回答:“薄冰歲數大了,已經夠累的了,你們不要再找他學外語了。”
1993年,山西《學英語》報創刊10周年之際,報社將薄冰歷年答問匯集成冊出版,書名《答“學英語”報問》。由於提問多來自中學英語教師,薄冰在該書前言中情深意切地寫道:“我曾經也是一名中學英語教師,對中學師生在教與學中的甘苦,至今難忘。所以,我不論多麼忙碌,對所提問題總是立即欣然作答。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在我有生之年也將如此。”承諾之年他72歲。以后的16年,薄冰對來自多家刊物轉來的讀者提問,有求必應,鞠躬盡瘁,他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1994年,他的《英語語法札記》第三集出版,薄冰在前言中抒懷:“時序如流,轉眼又過去了三年。在這三年中,我平添了不少白發,但也未敢虛度年華。我又通過學習寫了一些東西,回答了一些問題。……我已年過古稀,但常以‘活到老,學到老,工作到老’自勉。”
1997年,《英語沙龍》雜志創刊3周年,將薄冰200個答問結集出版,書名《教你解決英語語法難點》(第一集),薄冰十分高興,他在前言中說,我衷心感謝《英語沙龍》的負責同志,“能讓我向社會獻上一份小小的禮物”。
常懷赤子之心,薄冰一生,不斷地向社會奉獻一份份禮物,不斷地向人民遞交一張張答卷。身后,薄冰與同事在《英語世界》雜志上30年的答問集錦《英語疑難詳解》即將問世。
2010年,薄冰89歲,在經過多年的婉拒之后,他因病不得不接受兒子薄古接他同住的要求。薄古定期去原住處幫他取信,信箱卻總是被大量讀者來信塞得滿滿的,好幾次不得不用改錐撬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