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薄冰:5億人口的英文老師【3】

2013年10月12日10:05    來源:中國教育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薄冰:5億人口的英文老師

  淡泊名利

  有人邀請薄冰去當官,他謙語推辭:“我就搞點兒書還行。”

  薄冰心胸坦蕩,一貫淡泊名利,不計較名利地位和個人得失,他處事低調、謙虛,從不張揚,特別不願意凸顯自己,很多事情上都能反映出他這種脫俗的個性和風格。

  1953年,薄冰翻譯出版了蘇聯作家凱爾巴巴耶夫的著名長篇小說《決定性的一步》,他花了一兩年的時間翻譯,卻使用筆名“江犁”發表,他不願意揚名,也沒主動告訴過兒子他翻譯過兩本書。

  1964年,薄冰和同事出版了《英語語法手冊》,流行了半個世紀,但就是這本著名的語法書,直到1980年,薄冰都沒有拿過稿費,兒子問其故,他回答:“上班時間寫的,稿費我都上交學校了。”聽起來理應如此。

  上世紀80年代,北京成立了一所新大學,盛情邀請薄冰過去當英語系主任,他謙語推辭:“我就搞點兒書還行。”他不看重官位,志在著書育人。

  很多人都說,薄冰並不缺少拋頭露面、贏得功名的機會,但他卻樂於在多家雜志上常年開設“答讀者問”欄目,不厭其煩地回復讀者來信。這在許多高校英語教師眼裡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亦無學術成就可言,但薄冰認為這是好事,值得做,用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人生要做點兒別人不屑做但對大家有意義的事情。”他一生都在實現自己的座右銘,並教導學生也這樣做。

  1984年,美國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名著《中國人征服中國》的中譯本出版,譯者是北外的劉維寧、何政安、鄭剛。何政安回憶說:“這是一本由陸定一題寫書名、薄一波作序的重磅著作,而我們三人當時的中英文水平有限,院領導請薄冰把關,統稿定稿,但薄冰最后堅決拒絕署名。”

  1984年,北外分房,子女希望薄冰多要點兒面積,他回答:“夠住就行。將來我不在了,你們要把房子歸還學校、歸還國家。”直到最后,作為知名教授的他,住房面積始終未達標准。薄冰一直過著布衣、舊家具、吃食堂的簡朴生活。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國家教委希望薄冰負責英語教材的編寫與講課,他和同事按時編寫了教材,后來成為1989年正式出版的《高級英語語法》。該書主要是針對大專院校英語專業學生,亦可供大、中學英語教師和英語翻譯工作者參考。當時,教育電視台聘請薄冰上鏡主講英語語法,被他謝絕,理由是:不願出鏡。

  “關於他的著作的研討會,他從不出席,有一次就在北外開會,他也不參加。”何政安說。

  1998年,為適應市場化和競爭機制,開明出版社提出要用“薄冰”冠名出版《薄冰英語語法》,不論社長焦向英怎麼勸,薄冰都堅決反對用自己的名字給語法書冠名的做法,他說:“語法不是任何人的語法。”最后,出版社隻好利用排版手法,將“薄冰英語語法”拆成兩行,“薄冰”二字在上,“英語語法”四字在下,但在內封上,出版社仍執拗地使用“薄冰英語語法”。

  由於缺少一部可供高中生和大專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使用的英語語法書,也由於過去30多年來薄冰在英語教育界的良好聲譽,《薄冰英語語法》一經問世就受到追捧,累計銷量達到數百萬冊。其他出版社見其走紅,紛紛效仿,亦將薄冰著作冠名出版,“薄冰”成為英語教育界的品牌,“薄冰熱”成為一時風潮。“薄冰熱”達到頂峰時,盜版和假冒薄冰署名的圖書充斥市場。外文出版社一位編輯告訴薄古:“2005—2006年間,新華書店裡署名薄冰的書可謂鋪天蓋地,僅僅假冒薄冰主編的《魔法英語系列叢書》就至少有300多種。”而深居簡出、淡泊名利的薄冰老人,對此全然不知。

  由於他年事已高,2007年以后,兒子薄古代理簽署薄冰著作的多份合同。有一次,涉及一本三人合寫的新書,合同中作者排名和稿費分配略有爭議,薄冰知道后對兒子說:“不要爭名爭利,把人家名字放前頭,稿費分配人家說了算。”他就是這樣一位與人為善、謙和忍讓、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長者。

  薄冰從來不會為了賺錢去做事,他生活朴素,不講吃穿。以他的名望,自辦、合辦英語培訓班或私人學校,也會收入不菲,但他沒有這樣做。即使他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也都用在對求學者的答疑解惑上了。

  薄冰從不張揚、自夸,對已有過的榮譽或榮譽性的工作緘口不提,甚至有時會淡忘。暮年,薄古曾問過他是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搖頭。可是在他去世后,在北外檔案館裡,薄古卻意外地看到了薄冰從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文件。他去過巴黎,但他從未對家人說起過他是去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英中翻譯定稿人這樣榮耀的職務。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