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解碼
“隻要2001年之前畢業的同名人,隻要我們破解出畢業証編號,就可以炮制出套號學歷。”劉毅說。
12月5日,記者再匯過去1000元的“解碼費用”。
三天后,劉毅發來短信:“解碼成功了!”
劉毅發來一串8位數的編號,“264***64”(証書編號),還有一張學信網上的查詢截圖。截圖顯示,這名“許豐”的查詢結果有姓名、性別、畢業時間、學歷類型、畢業院校、專業名稱等內容,的確沒有照片,出生日期和身份証號均為“*”號。
“這就是最完美的克隆學歷,接下來你把剩下的600元匯給我,再把你的照片發過來,我給你寄畢業証、學位証和檔案。”劉毅說。
記者從多家單位的人力資源部了解到,現在單位人力資源部檢測求職者學歷的真偽,唯一方法是靠從“學信網”查詢,查詢需要姓名和証書編號,如果查無數據,或者查到的信息(身份証號、照片)與求職者不
同,則說明是偽造的証書或者是套用他人的証書。但查詢出的証書上,身份証、照片等相關信息缺失,則無法辨別。
“所以說,解碼是最關鍵的環節,通過我們的渠道可以解碼出証書編號,是最值錢的部分。”劉毅說。
無奈的查驗
一周后,畢業証、學位証、檔案快遞到達,快遞單上僅顯示,寄件人地址在湖北武漢,沒有更多信息。
“套號”的証書上,記者傳過去的照片被進行了“年輕化處理”,就連証書的紙張本身,也被做成泛黃的陳舊感覺。
証書加蓋有公章,包括湖北一家大學、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還有當年這家大學校長的簽名。
拿著這份“套號學歷”,記者送去多家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進行檢測,人力資源部查詢“學信網”后均表示,此學歷為真。
“這就是套號學歷的威力,我們要感謝這個漏洞。我不推薦你拿著這份學歷去考公務員或者讀研,但是找一般的工作,絕對不會有問題。”劉毅說,擔心被套號的畢業生已考公務員或研究生,“這就有可能被查出來。”
劉毅表示,光2012年11月份,就接了約20單“套號學歷”的生意。他發來的一張截圖顯示有11月幫多人制作過“套號學歷”的賬單。
按照每月20單生意計算,劉毅每月毛收入在4萬元以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