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漏洞
記者以1971年出生的“許豐”(化名)身份,辦理“套號學歷”。
12月3日,按照劉毅的要求,記者匯款400元查詢費用。
一天后,劉毅發來查詢到的6位名為“許豐”的畢業生信息。記者看到,畢業院校涉及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多所院校,形式包括普通全日制、成人函授、網絡教育等,畢業時間從1999年到2008年,其中一個還是碩士學歷。
這些信息涉及畢業生的身份証、照片、專業名稱等,但都沒有畢業証編號。
“畢業証編號最關鍵,如果誰都能查,我們還賺什麼錢?我們有自己的渠道獲知這些信息。”劉毅說。
劉毅推薦“套號”1999年畢業於湖北一家大學的“許豐”,“這個最適合”。
記者發現,這名“許豐”是6人中唯一沒有照片、身份証信息的。
“在學信網的資料庫裡也沒有這些信息,我們就鑽這個致命的漏洞。”劉毅說。
“學信網”全稱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是教育部指定的電子政務平台。
該網站工作人員証實,2001年以前,中國所有高等院校畢業生的信息都沒有在網上公布,現有“學信網”上的這部分信息,都是后來補加到網上的,“之前的信息本就不全,造成2001年之前的畢業生身份証信息和個人照片均缺失,現在即使想加也加不上了。”
![]() | ![]() |
(責任編輯:郝孟佳、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