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業本擦出很多小洞 是不是得了強迫症?--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小學生作業本擦出很多小洞 是不是得了強迫症?

楊甜子

2012年12月26日11:15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煩惱:

雖然剛開始拿著鉛筆像模像樣地做作業,二年級的小明已經知道了什麼是“整潔”。每次寫到錯字,總會捏著橡皮鉚足勁兒擦個干干淨淨。在學習的起步階段孩子就能注意整潔,而且作業和考試總在班裡排到前幾名,小明的媽媽非常開心,經常表揚小明“是個聽老師話的乖孩子”。但時間一長,小明媽媽卻發現,兒子拿著橡皮擦錯字的時間越來越長,“不能留下任何鉛筆的痕跡,我要用力擦干淨。”小明媽媽非常擔心,因為兒子的作業本上被擦出的小洞已經越來越多。每次擦出小洞,小明就要求媽媽給自己換一本新的作業本。

“我也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小明媽媽回想,似乎是有一次兒子因為語文考試,最后一題沒有來得及將錯字擦干淨被扣了分,隻考到了92分,回家后被自己責罵了兩句,“不按老師教的來,就寫不好。這個成績很差很差。”從那以后,小明就覺得很受打擊。做作業時甚至連筆畫寫歪都要擦掉,不允許自己有任何的失誤。“這樣下去,孩子會不會得了強迫症?”

指導:胡文宇(“陶老師熱線”輔導老師)

小明的這種情況並不是家長擔心的“強迫症”。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講,低年級的孩子在入學時會有個適應過程。小明之前的學習在班裡排到前幾名就充分說明了他的適應情況。小明媽媽在引導孩子時沒有注意方法,過多地用“外部規則”和“是否服從”這兩個行為規則來評價孩子。孩子功課做得好,家長的表揚側重在了孩子“聽老師話”“表現好”,但一旦做得不好,家長在批評時過多地強調了“遵守”和“服從”,因而給孩子帶來不少壓力。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還不太知道什麼是“遵守規則”,家長可以逐步引導孩子,在學校遵守規則對於孩子而言意味著什麼。家長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可以聽聽孩子的想法,例如,“你喜不喜歡把字寫得端正?”“你覺得怎樣才是‘擦得干淨’?”之類的嘗試誘導性的提問,都可以和孩子提出。對於孩子出現的差錯,像小明這樣偶爾失誤考到的92分,家長要更多地體會孩子的感受。在和孩子溝通或分析考卷時,可以提問“考了92分是不是很難受?發生什麼了讓你在考試時出現問題?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這樣可以消除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和恐懼。孩子在考試時出現失誤,一般都會擔心不良后果,受到父母的責罵。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應該進行引導,“你希望自己在哪個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一點?”同時應當循循善誘地告訴孩子,學習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考分不高並不代表“不好”“不聽話”,只是暫時做得不好,應當針對孩子的成績予以肯定。 (楊甜子)

(責任編輯:楊玉君(實習)、林露)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