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周刊用多個版面詳細解答了2013年的高校自招政策家長和學生關心的7大疑問中的4個,同時針對家長和學生非常關心的備考攻略,周刊也將在自招考試到來前做每周的點撥。本期周刊邀請建平中學英語教師徐鋒,和原閘北區高招辦主任徐恆為大家點撥自招中大家關注的問題。
問題5 | “瘦身”對學英語有何影響?
如果說北約、華約和卓越的“瘦身”,對學生學習英語不造成任何的影響,這也是過於理想化的﹔很多學生會因為時間分配不夠的原因,尤其是在寒假期間,會“突擊”一下幾大聯盟的考試,而忽略英語的正常復習。“一模”后的兩三個月是英語復習很重要的時期,很多同學通過“一模”的檢測,可以找出自己英語學習中的薄弱環節,然后在假期以及之后的兩三個月中慢慢攻克它,使自己全方面的做好考試的准備。
如果缺少了這個階段的學習,要在英語高考中獲得理想分數是很危險的。但令人欣慰的是,准備這些考試的學生,大多本身也是尖子生,他們很多英語都是很棒的﹔但對於一些定位不准確的考生,全力准備聯盟考試而放鬆或暫時放棄英語的復習,則是不明智的,因為事實上最后獲得優惠政策的只是少數學生,放棄正常備考,情緒也受到很多因素干擾,到時丟的可能就不是十分、二十分了。
復旦重詞匯,交大重寫作
復旦“千分考”中英語都是選擇題,共30題左右,包括語法與詞匯、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三個題型。如果考生能夠在詞匯上多下功夫,會事半功倍,千分考英語詞匯基本是大學英語四級六級的水平。上海交大的自招英語試題內容更加豐富,題型更加多變。往年題型主要為詞匯、閱讀、完形填空,以及兩篇作文,一小一大。詞匯題較復旦的考題稍簡單些,偏詞較少。閱讀題兩篇,難度適中,有些生詞有注釋。一篇15個選項的完型填空,比閱讀理解稍難。寫作是交大自主招生英語考題最重要的部分,不僅分值高,而且字數要求也高。小作文是應用文,一般是書信或便條。大作文一般是議論文,對某種社會現象做出評論,試卷給出提綱,字數不少於250。這裡的難點是,應用文要記清楚格式,大作文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寫出夠字數的文章。中學生寫的作文基本上都在100字左右,要寫250字,考生必須好好構思一下,想想怎樣才能寫長。寫作必須注意內容和語言兩個方面。首先文章要切題,表達思想清楚,文字通順,連貫性好。其次,要基本上沒有語言錯誤。考生拿到作文題后先要仔細審題,把握好文章的重點和方向,並注重連詞、句子副詞及句首短語的使用以使文章切題並連貫。更重要的還是避免語言錯誤,尤其是嚴重錯誤。比較常見的語言錯誤包括:詞性錯誤、拼寫錯誤、選詞錯誤、搭配錯誤、語法錯誤等。可以看出,復旦交大的英語考察和平時中學的備考是不分離的,但要在詞匯上多下功夫,就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問題6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自招目標高校?
關注一:高校公布的計劃數
有關院校在自主招生簡章中,公布了2013年的招生計劃數。如,復旦大學上海市540名左右﹔華東師范大學自主選拔錄取人數不超過學校本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含免費師范生自主選拔錄取數),公示入圍名單數不超過計劃總數的2倍。
資深高招輔導專家、原閘北區高招辦主任徐恆提醒考生,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以上為例,復旦的“540名”,意味著,2013年該校總招生計劃的絕大部分,或者說,2013年7月份招生錄取,作為“裸考生”參加該校錄取的計劃已經不多了﹔而華東師大的5%,意味著絕大部分招生計劃留在7月份的招生錄取。
關注二:選擇理想的專業方向
結合國家經濟發展趨勢,考生要了解所選院校的專業特長、發展方向,甚至院校專業水平在國際上的地位,為今后考研、考博、繼續深造打好基礎。對於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來說,要根據自己的學業水平,正確處理好擇校與擇業的關系。
關注三:正確定位
自主招生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考生要全面了解改革的意義。自主招生是雙向選擇,考生在了解有關院校招生政策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學業水平、個人愛好、性格特點,選擇報考相應的自主招生院校。
此外,考生還需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有些院校在自主招生簡章中,明確規定:“預錄取的學生須參加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高考成績原則上達到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線(俗稱一本線)及以上即可錄取”﹔有的院校規定是,“自主選拔錄取對象高考專業必須填報所確定大類中相應的專業,高考投檔成績達到第一批本科投檔分數線者,以高考投檔成績加上10分的附加分與普通考生合並后在大類對應專業中進行統一的專業錄取”﹔有的院校對填報志願有這樣的規定:“需參加2013年普通高考,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本科第一批控制線,第一志願填報學校,專業志願服從調劑的,學校即予以錄取”。
作為“自主選拔錄取對象”參加招生錄取,可以享受院校提供的優惠條件,這是考生的權利。同時考生要正確估計自己在“自主選拔錄取對象”總體中的水平位置,如果你在總體水平中不佔優勢,那麼在專業選擇時,就可能“調劑錄取”在不理想的專業,這也是你應盡的義務。所以參加自主招生也要“正確定位”選擇合適的院校。
問題7 |比賽獲獎証書對自招錄取是否有利?
証書可以說不止對自主招生有利,而且可能還是一些院校明確規定需要具備的條件之一,可以說是塊“敲門磚”。如在上海財大的自招政策中就提及,符合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數學、化學、物理)省賽區二等獎(含二等獎)以上者或高中階段在省級數學、物理、化學、英語、計算機和作文競賽中獲兩個以上獎項者均有資格報名,類似的還有上外的自薦學生條件為高中階段獲得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中學生作文或外語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含二等獎)以上者或省級賽區競賽一等獎者。
有些院校雖然在自招章程中未寫需要何種証書,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對於証書的偏好是擺在那裡的,可能在學生其他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手握証書更具有競爭力。這也給高一、高二年級學生提了個醒,可以參考心儀高校近年來的自招章程,看看是否需要參加競賽以此來增加自招預錄取的勝算。(杜佳雯 庄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