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中巴科技小院促進了巴西家庭農業發展”
李春明:讓職業院校成為人才“蓄水池”和產業“助推器”
讓“身體倍兒棒”成為大學生標配(體壇觀瀾)
助推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發展
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賽果揭曉
青島:將AI技術應用課開在建筑工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政昌:依托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浮選裝備轉型
新型AI芯片將大語言模型能耗減半
教育之新,存乎本心
走向世界課堂的東方講義(新教育實驗的育人之路③)
人民網
>>
教育
國考報名第九天:濟南鐵路公安局最高競爭比705:1
2017-11-08
傳承歷史文化新形式:芳草學子用英語戲劇講中國故事
2017-11-07
2018國考報名第七天:人社部最冷職位6:1
2017-11-06
“90后新青年”的12堂思政課:講述心中十九大
2017-11-03
悉尼科技大學:學習商科應注重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能力
2017-11-03
第50屆高教會規模創歷史新高 700余所高校齊聚金陵
2017-11-02
十九大精神進校園:風正揚帆當有為 勇做時代弄潮兒
2017-11-02
2018國考中央黨群及行政機關招錄最多的十大部門
2017-10-31
2018國考國稅系統招錄1.7萬余人 三省招錄人數過千
2017-10-31
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教育部招錄27人
2017-10-31
組圖:各地高校師生積極收看十九大開幕會直播
2017-10-18
靈巧教育時代來臨 未來學校悄然成形
2017-10-15
中國國際教育展將開幕 40個國家和地區500所院校匯聚一堂
2017-10-13
北工商嘉華學院外語浸泡月圓滿收官 助力國際化辦學
2017-10-13
林克慶:辦好“人民滿意”和“國際一流”的首都教育
2017-10-12
中國學生赴澳留學選擇更理性 低齡留學挑戰更多
2017-10-12
家長注意!2018年隨遷子女在京報考高職今起報名
2017-10-11
兩岸四地3000多位學生參與首屆“青創杯”高校美術創作大賽
2017-10-10
近5000部作品參評第六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
2017-10-09
南開入伍學生暢談習近平回信:無悔青春選擇 立志報效國家
2017-09-27
2018英國泰晤士大學排行榜發布
2017-09-26
技術與富媒體相結合,是在線教育發展的未來
2017-09-21
語伴式交流方式可提高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2017-09-15
專家:要懂得尊重、平等地對待孩子
2017-09-12
報告顯示:我國國際人才競爭力總體水平不高,上海剛及格
2017-09-11
趙旻任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
2017-09-04
“開學第一課”開講十年 激蕩的,不僅是孩子
2017-09-01
手拉手共成長 北京東城區百名貧困學生受資助
2017-08-28
加拿大新興專業受歡迎 多所高校要求提供高考成績
2017-08-28
我們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首屆全球教育50人論壇在京舉行
2017-08-22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頁
鄭水泉 劉 輝 徐 坤
黃寶印 賈德忠 洪俊杰
於成文 郭 勇 田 彥
李曉華 馬建新 邢紀紅
許 強 李潤東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統將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首都何為”這一重大時代命題。
教育銳評
這條呵護小學生的“禁令”有深意
建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
更好融合人工智能與高等教育
如何正確看待“大學排行榜”
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縱橫)
培護好就業市場的融融暖意(人民時評…
強教育 抓改革 出人才
傳統文化啟智潤心
學分互認,打破高校知識的“圍牆”
本網原創
“中巴科技小院促進了巴西家庭農業發展”
李春明:讓職業院校成為人才“蓄水池”…
第2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活動…
考生為救同學缺考 山東招考院:啟用副…
職教大家說丨劉艷冰:以毫米為單位精進…
職教大家說丨竇鐵成:扎根一線40余年…
職教大家說丨張恆珍:40萬次操作“零…
職教大家說丨鄒毅:用毫厘匠心 鑄中國…
專家學者共探人工智能時代下的強校之路
李玉:通過系統性機制創新 為學科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