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11月教育舆情综述:什么“紧箍咒”能喝住师德沦丧

林露 张胜磊

2014年12月05日11:18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4起校园暴力事件、11条生命被校车带走、1位女学生被本校教授诱骗……初冬时节,这样一组教育新闻恐怕会让家长们坐立不安,惊出一身冷汗。

这个月,有的小孩在父母温柔的亲吻中入眠,有的则因为校车事故将生命定格;这个月,有的学生正受到老师人格魅力的感染,有的则不堪教授的诱骗实名举报;这个月,有的学生为了圆梦北大而发愤读书,有的学生则被报道为了个人的兴趣离开北大改读技校。

校车事故致11幼儿死亡 多少人命才能唤起真正的重视

关注度:★★★★★

距离9月开学才两个多月,山东蓬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校车事故,造成11名幼儿死亡、3名幼儿受伤。事故发生几天后,网友留言博文旋即飙升至6万余条。有媒体发起相关的话题讨论,帖文阅读次数累计超过58万次。

在哀悼孩子遭遇不幸的同时,亦要反思校车伤亡事件为何频发。一位网友激动地表示,“新闻里说美国的校车连悍马都撞不坏,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我觉得国家强大最好的体现就是对孩子安全的重视。”也有热心网友建议,“全国校车统一改为政府管理,司机一律由当地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可适当收费。”还有网友提出,“事故本身有超载的原因,但对于不主动避让校车的车辆应重罚,国家应该出台严格的校车交通管理法规,令孩子的安全问题有法可依。”

2012年出台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校车,尽管在条例的附则中规定幼儿园校车参照此条例,但幼儿园校车基本都是园里自行管理,存在用不起、管不严、隐患大的现实问题。各类校车中,幼儿园校车最需要严格监管,但却一直没有安全标准,基本游离于监管之外。

校车问题好似“烫手山芋”,教育部门不揽这个事情,其他部门也不想管。到底是教育部门管、公安部门管,还是交通部门管?国家目前尚未明确。其实,要解决校车问题,可能恰恰需要的正是以上几个部门合力而为之。

北大教授诱骗女生 要让“缺德”教师无法藏身校园

关注度:★★★★☆

当厦大教授“诱奸”女生事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时,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余万里诱骗本校女留学生致其怀孕的新闻又成功“抢到”头条。此事引发网友强烈关注,仅几天时间网上相关博文的阅读次数已超12.5万次,相关评论也多达5万余条。

有网友表示,“北大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顶尖学府之一,这里的教授所做的龌龊之事让人心惊肉跳,更让学生家长捏把汗。”一位天津网友说:“余万里不该垂涎自己的学生,处罚是必须的!”也有网友愤慨地指出,“这种无良教授枉为人师,应受严惩!”

今年四季度,教师违背师德的新闻此起彼伏。有关部门应该想方设法将“缺德”的教师清理出去,再补齐“师德教育”短板。同时,高校应出台可行性较强的细则并严格执行,把教师的“缺德”行为扼杀在制度的威严之下。

小伙弃北大读技校 学优生钟情技校何时不再引围观

关注度:★★★★

本月,一条“北大高材生退学转读技校”的新闻不胫而走,引发海内外网友的热烈围观。据统计,网上相关博文阅读超过9万次,相关评论也多达4万余条,其中不乏美国和新加坡等国网友的声音。

拥有“高大上”背景的周浩,为了理想和兴趣选择了技校,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变成了普通的技校学生。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力挺。一位在美国俄亥俄州读博士的网友感叹道,“如果觉得实在不合适自己,就应该做适合自己的选择,不应该为了北大毕业生的名头而忽略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位新加坡网友认为,“周浩勇于甩掉包袱,他的逆向行为值得大家去反思。”一位山东网友说:“大学文凭不是万能通行证,只要坚持,你就有可能伟大。”一位河北网友表示,“爱迪生没上过大学,却照样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发明家。中国需要这种勇敢的人!”

人民网就此事发起了一项关于选择专业和择业的调查,其中,46%的网友高考时自己填志愿,35%的网友和父母共同协商填报。过半网友表示在填志愿前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55%的网友考虑转专业,近半网友表示毕业后不确定会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俗话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人生之中,别人觉得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

目前的社会仍然是重学历轻技能,技术工人地位低是不争的事实。今后职业教育将有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未来周洁等人的选择也将不再会像今天这般引发人们的热议。

一月发生4起暴力事件 校园为何有如此戾气

关注度:★★★☆

“小学女老师教室里遭多名家长殴打”、“老师买30斤瓜子罚学生吃个够”、“高一男生群殴同校初一男生”……11月,4起校园暴力事件陆续上演,引发唏嘘声一片。其中,“华东政法大学考研女用热水泼老师脸”事件受到的关注度最高。

学生上课迟到挨老师批评本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却被敏感脆弱的女大学生误解为“老师诅咒她考不上研”,从而要“让老师看不见明天的阳光”,大四女生泼向老师的热水导致其面部和背部严重烫伤。事件曝光几天之内,网上相关留言博文超过2万条,“11?13华东政法大学女学生持热水泼老师事件”还登上了百度百科。

事件的持续发酵引来网友一片热议。有网友报以同情,“女生比较敏感,公开场合被老师批评得太重也确实丢面子,心理上难以接受。”但更多理性的网友则认为女生“罪责难逃”。一位黑龙江网友表示,“‘老师诅咒我考不上研,我就要让老师看不见明天的阳光。’这句话充分暴露了学生“睚眦必报”的心态。该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应该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一位北京网友认为,“应毫不犹豫查清事实和因果,给予犯错者应有惩罚,这本身就是对她最合适的教育。”

校园暴力,远不止是皮肉上的伤害,更会带给受害者长久的心灵创伤。教育,乃治国之根本,国家、社会、学校、个体都有道德教化的权利和义务,大家共同担起这付重担,暴力行为也许才能少一些。

国考报名人数近五年最低 报考回归理性常态仍长路漫漫

关注度:★★★

11月底,近90万人参加2015年国考笔试,比去年少了十多万人,为近五年来最低。统计发现,今年15万考生弃考,招录比40:1,竞争也降至五年来最低。强冷空气的来袭,不仅使气温骤降,好像还给公考去了火。“国考降温”引发关注,网上相关博文的阅读超过7万次,相关留言博文近2万条。

公考真“降温”了?有网友认为,“想当公务员的人有不少是‘官迷’,现在福利减少了,有些人会选择放弃也不奇怪。”也有网友对于“降温说”表示质疑,“报名人数减少,并不能理解成报考热情减少,‘降温’或许有其他原因,比如报考条件高了,企业待遇好了等。”还有一位教师网友建议说,“国家若建立公务员淘汰机制,定期考核,可进可出,几年之后,公务员招录准能回归理性。”

近年来国家反腐倡廉、简政放权,隐性福利的减少不断减少着公务员“金饭碗”的含金量。让公务员考试回归理性常态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各行各业平等,消除官本位;同时需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即便不当公务员,也能较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责编:林露、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