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 贺迎春) 近来,关于高校“985、211工程”的存废引舆论热议。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昨天下午在人民网访谈时表示, 这两个工程如果要继续保留下去,至少应该改革,让它能够流动,成为动态的、开放的。“比如我这个大学如果办得不好,211、985资格就取消,哪个大学办得好了,就赋予它资格。”
何勤华表示,985、211工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后来的运作过程中,这个制度没有起到奖勤罚懒的功能。“比如地方学校,如果不是985,不是211,再怎么努力也挤不进去。”而且就业、经费的投入等一系列政策对非985、211工程高校也是不公平的。
“我们普通高校有评职称的指标限制,比如一百个老师,给你几个教授指标,但是985、211高校就不设这个限制,这样的额度限制对引进人才,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都有很大影响。”何勤华说。
何勤华认为,评价一所高校办得好不好,985、211工程的退出与进入能否实施,关键在评估。“可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方面设定一些指标,经常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成绩,优良的进入,不太好的就淘汰。”
去年10月,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组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何勤华指出,协同创新是弥补985、211工程弊端的一种比较好的做法,对非985、211工程高校是有利的,“一是加大地方的投入,另一个是根据地方学校的表现,设定一些指标和专项,有些经费的投入。另外,在招生、就业等方面也会有一些倾斜。”